【摘 要】
: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新时代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剖析和总结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经验教训显得尤为必要。该论文选择近代温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先贤——刘绍宽(1867-1942)的《厚庄日记》(1888-1942)为中心,以其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为个案对象,在探讨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教育变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新时代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剖析和总结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经验教训显得尤为必要。该论文选择近代温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先贤——刘绍宽(1867-1942)的《厚庄日记》(1888-1942)为中心,以其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为个案对象,在探讨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教育变革的总体思路下,系统分析了刘绍宽教育思想的三次阶段性转变、赴日本考察教育的经历、地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现实影响,来切入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研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主要分析了刘绍宽教育思想形成的三个背景:一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对刘绍宽教育观念的影响;二是晚清民初内忧外患的时局对于刘绍宽教育观念转变的刺激;三是刘绍宽东洋观学与西式教育理念对刘绍宽教育思想的冲击和重塑等。并以《厚庄日记》为中心,围绕刘绍宽日本教育考察经验展开,论述刘绍宽日本观学的动因、历程及其归国后撰写的《东瀛观学记》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刘绍宽的具体教育实践,包括早年投身私塾教育,积极创办平阳县学堂,积极协助筹建温处学务分处,担任温州府学堂监督等重要经历,以及他变革教育的具体举措、成绩与影响。探讨了刘绍宽教育变革的现实意义及时代启示,包括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改革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以及推进温州教育制度化的历史进程等。通过对刘绍宽在近代温州教育变革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总结近代温州传统教育文化发展规律,反思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做到以史为鉴;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变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的进一步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引领中国教育不断迈向新时代,走进新征程,也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历史镜鉴。
其他文献
当前双语教育已成为我国民族教育的热点问题,双语教育是指以一个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学生为学习者,教学使用学生的本族语言和官方语言两种语言相互结合的教学形式。中学历史教育作为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酉阳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汉语和方言教学的选择上意见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进而导致了酉阳地区教育
新市民社区教育对于新市民群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社会融入以及最终向市民的身份认同转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梅花社区属于苏州典型的新市民社区,梅花社区管理者顺应时代需求,依托社区教育,为辖区动迁失地农民量身打造职业培训,在软件服务上提供家政培训课程,在硬件保障上打造家政实训基地,培育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社区管理者牵头组建“梅花嫂”家政志愿者服务队,带动新市民开展志愿者服务,梅花社区以“
歌剧是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①。中国民族歌剧起步于上个世纪中叶,虽说短短几十年确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诞生于21世纪初的歌剧《悲怆的黎明》由孔远编剧、关峡作曲,它是一部原创的民族歌剧,具有抒情悲剧的风格,并用歌剧本身独有的特殊艺术表达形式把"爱与死"这两大类文学主题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以女主角林梅的一生为主线,勾勒出一群在爱情与生命面前艰难抉择、为了民族大义忘我牺牲的学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啦啦操表演作为一项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舞台价值的新兴运动,深受各国人们喜爱,已经成为观赏性十足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啦啦操表演者并没有及时跟上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发展步伐,不能适时地适应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需要,普遍存在啦啦操表演者流动性强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选取浙江稠州银行金牛俱乐部的啦啦操表演者和浙江广厦猛
马扎斯(F.Mazas,1782-1849)是法比小提琴学派杰出的小提琴家、教育家,他所编纂的教材《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发表于弦乐艺术飞速发展的十九世纪法国,一百多年来在小提琴教材史上长期占有着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的经典教材。艺术性在这套教材中有着很好的展现,它兼容了歌唱性的旋律与左右手的技巧练习,沿袭了法国小提琴学派典雅柔和的音乐风格,自从发表问世就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喜爱。本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要搞好基础教育,必须首先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始终坚持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经费投入是关键。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不足,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无从开展,师资力量不能达到需求,城乡区域差距显著。从2007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
毋庸置疑,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需求但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多个方面有关。我国于2012年推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后,意味着基础教育必须要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有了解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真正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培训,才能保证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帮助当前中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道德水平,为其实现专业性发
缅北华校学生汉语习得情况既接近云南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的汉语习得情况,又有其特殊性的国家性和地域性。华校学生汉语口语和阅读能力很高,听、说、读的语言技能特别好,但写的技能尤其偏低,学生语言技能发展极不平衡,写作技能偏低现象十分明显。这种写作技能严重滞后的现象和母语学习者不同,也和一般的二语学习者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就缅北华校学生写作技能偏低这一特殊的语言习得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缅北华校学生汉语写作
众所周知,电影作为一国文化创造的特定产物,在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不仅是本国电影,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取国外的电影资源。在此背景下,为了让中国观众能观赏到国外优质电影的精髓,就需要将其内容翻译成中文。本报告以日本电影《羊与钢的森林》为实践对象。该电影是根据日本作家宫下奈都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出生在深山里的主人公外村,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
本报告基于笔者自身的法庭口译实践,记录了本次实践的整个过程。在本次涉外庭审过程中,笔者作为唯一的译员,承担着破除语言障碍、促使庭审顺利进行的责任。本报告从语言、副语言及超语言三个层面对法庭上不同讲者的意图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笔者当时所采用的口译技巧及背后的动因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次实践以及对庭审话语意图性处理技巧的探究能够为不断提高法庭口译质量做出贡献。报告的第一章介绍了本次实践的相关背景和特点。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