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江西诗派词家进行个体的考察,会发现他们的词作呈现出不拘一格、异彩纷呈的面貌,不管是词作的风格还是作词的手法都存在着异同。在同一个诗派之中产生这样风格迥异的词作,这说明江西诗派在进行词的创作时不像他们的诗歌创作那样有基本一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要求,因此词作才比诗歌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色。另外也说明了江西诗派的诗人在创作词的态度上相对比较放松,所以才在词的创作中透露出了更多的创作个性或潜意识。
对江西诗派词作进行整体的考察,会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共性:江西诗派的词人在词创作上十分注重词体本身的特点,尽量使词展现词体婉约的一面。江西诗派的词作讲求情韵,以婉约风格为正宗,这很明显与江西诗派诗歌的风格相距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江西诗派的诗歌是典型的宋调,整体展现出的是宋诗特色:讲求筋骨嶙峋,推崇“硬瘦”的风格。但是从江西诗派的词作可以看出,他们的“情韵”有时并不亚于唐人或花间词人,这也完全可以推翻因他们诗歌而产生的“少肉多筋骨”的印象。除此,江西诗派的词作中也出现了如“豪放”、“沉郁”、“疏宕”等有别于“正体”之“变体”风格。这与前所提到充满情韵的“婉约”风格同样略有不同,也可以算是词风之一“变”了,但也不能用“豪放”这个词来概括之,倒是可以说这与他们的诗歌风格有些相类。江西诗派的词作对于他们诗法的借鉴痕迹非常明显,正是由于江西诗派将其诗法运用于词的创作中,才使得词的表达方式得到了扩充,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加强了词的书卷气以及文化意蕴。对于江西诗派诗人而言,这些技巧方法已经成为作诗与作词的必要手段,得心应手,不必外求。
江西诗派词作的这些特点一方面说明江西诗派词作与诗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体现出了诗词既互相区别又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承袭前人,坚持词之本位,却又不囿于前人,“破体”而“变”的做法反映出了宋词变化发展的规律。总之,在文学史上宋词和江西诗派这种特殊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江西诗派坚持词之本色,创作上坚持以词体为本位。但是,文学是变化和发展的,他们步苏轼之后向诗学习,以江西诗法入词,虽然还没有如苏轼那样完全突破改变“诗庄词媚”、“词为诗余”的传统观念,却也能以词述志抒怀,一定程度改变着词体特质,写出了许多珍美的艺术篇章,成为宋词百花园中的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