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显化翻译研究 ——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著名现当代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该书文体独特,视角新颖,但目前学者们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仍然较少。所以本论文以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理论基础,以《呼兰河传》及其英译本为语料,旨在探讨译者在该译文中显化翻译处理的成功与缺憾。根据关理理论翻译观,翻译即交际,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两次完整的交际行为:第一次交际中,原文作者为交际者,译者为受众,通过原文所给出的明示刺激,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第二次交际中,译者为交际者,给予适当的明示刺激,帮助目标语读者获得足够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花费适量努力便可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笔者参考了 Blakemore的意义分类,分别分析了《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程序性意义和概念性意义的显化翻译处理,探讨该处理是否给译文读者带来了最佳关联性。通过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传统代码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显化翻译的解释力确实更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为了使译文读者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与原文读者所付出的努力趋同,译者在采取显化处理时应注意显化的程度。
其他文献
错误分析理论通过研究和探讨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来揭示学习过程的相关规律,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很大意义。它极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理论,深化人们对教学过程的感知,并为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提供了实际的帮助。错误分析理论作为二语习得的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但是它本身的理论构架对于口译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指导意义却常常被忽略。在众多研究错误分析理论的学者中,卡尔·詹姆斯以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和罕见的
近年来,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对我国乡村的影响不断深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当中,城市扩张速度很快,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在半城市化地区,乡村遭到城市扩张的冲击,出现空间碎化严重、空间利用无序、规划管控困难等诸多发展问题,因此,促进城乡空间优化与高度融合,盘活挖潜空间资源,促进城乡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大量非农务工农民到城镇务工,这部分群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成为
根据2014年5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报告称,城管人员是被我国民众认为我国形象最差的公务人员之一,群众差评率已超过我国其他公务人员,由此可见我国城管人员的执法形象危机。再加之“城管”这个名称频繁进入社会舆论热点,几乎每半年都会走上新闻报纸的头条,社会关注度颇高,进一步说明了重塑城管人员执法形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近几年,从典型的夏俊峰案到关注度极
这篇论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四个角度——形式对等、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应研究分析泰戈尔的著名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说明冰心的翻译实践同功能对等理论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同时也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指导意义。论文提出:1)冰心在翻译时做到了形式对等。《吉檀迦利》所呈现的是散文诗形式,对于这种特殊形式的诗歌翻译,冰心既借鉴其形式,又使译文带有汉语诗歌独有的特点;2)冰
随着译者地位的不断提高,译者主体性受重视度也愈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行漫记》董乐山中译本,探索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和局限性。首先,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翻译学派对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其次,概括介绍译者地位的演变和译者主体性相关概念,分析译者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与译者主体性受制约的三个方面。再次,选择相关例证,从文本层面、语言层面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创造性是如何具体发挥,并从文
数字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类型,但大部分的数字词语在含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也使得留学生在习得数字词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高级教材为研究范围,首先将教材中收录的数字词语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数字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两者对数字词语收录情况的异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即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小学科学领域,大部分评价集中在对科学课堂的整体评价,即时评价的研究还是很匮乏的。此次研究的调查与访谈主要在潍坊市小学中随机选取了五所小学进行,对学生以及科学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并选择其中一所小学进行历时三个月的科学课堂观察,为本文进行小学科学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导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
公益慈善是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弥补社会裂痕,实现社会公平化。公益慈善组织是当前公益事业的运作主体,其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益事业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公益组织作为公益组织与“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拓展公民的公益活动空间,丰富公民公益活动形式,消除地域限制、身份限制方面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全民公益热情正在逐渐升温。近年来,由于我国网络公益组织在
十多年前,孔子学院为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经过不懈努力,孔子学院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合作的主体,以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已初步实现全球布局,办学质量日益提升,运行机制逐步健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本土适应性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孔院和孔子课堂总数可观,但区域分布不均衡;由于本土化程度不高,孔院在师资、教材方面仍不能满足本土汉语教学的现实需求;大多数孔院运营
近年来,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峻,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导致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近1/4,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以此催生了新的健康产业链。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加剧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