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在液相中的光化学解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压汞灯、紫外灯、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并探讨了初始浓度、pH值、水质、H2O2、色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其光解的影响,初步推测了水溶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产物和光解途径;同时,以紫外灯为光源,比较了氯虫苯甲酰胺在四种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动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光源条件下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太阳光下光化学降解速率较慢,光解半衰期为25.109h,而在紫外灯和高压汞灯下光解较快,光解半衰期分别为3.974min和1.898h。   2.水溶液中初始浓度、pH值以及不同类型水对氯虫苯甲酰胺光解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0.3mg·L-1、0.7mg·L-1、1.5mg·L-1、3mg·L-1和5mg·L-1的添加浓度下,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成负相关,光解半衰期分别3.726min、4.091min、4.485min、4.901min和5.602min;氯虫苯甲酰胺在碱性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最慢,而在酸性和中性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相对较快,不同pH值水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127min(pH=5)、4.177min(pH=7)和4.558min(pH=9);氯虫苯甲酰胺在不同类型水中的光解速率存在差异,表现为超纯水>自来水>塘水>湖水>河水,光解半衰期分别为3.835min、4.239min、4.506min、4.580min和4.592min。   3.H2O2以及核黄素、甲基蓝、甲基橙等3种色素对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光解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H2O2的添加浓度小于3.88mmoL·L-1时,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随着H2O2添加浓度的增高而加快,光解半衰期从4.218min缩短到1.358min,但是当H2O2添加浓度达到7.76mmoL·L-1时,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反而下降;在添加浓度为0.3mg·L-1时,核黄素、甲基蓝、甲基橙等3种色素对水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影响较小,当供试色素添加浓度达到0.7mg·L-1时,均表现出光猝灭作用,光猝灭作用强弱顺序为核黄素>甲基橙>甲基蓝,分别使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半衰期从4.195min延长至4.445min、4.348min和4.283min,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光猝灭作用增强。   4.SDBS、Tween-20、Tween-80、CTAB、农乳2201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光解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SDBS、Tween-20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影响不显著,CTAB、Tween-80、农乳2201则表现出光猝灭作用,分别使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半衰期由对照的3.987min延长至4.199min、4.067min和4.069min;在1mg·L-1-25mg·L-1的添加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CTAB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猝灭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农乳2201在添加浓度为1mg·L-1和5mg·L-1时,其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猝灭作用也不显著,而在添加浓度达到25mg·L-1时,其光猝灭作用增强,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半衰期延长至4.228min。   5.以紫外灯为光源,氯虫苯甲酰胺在丙酮、乙腈、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等不同有机溶剂中光解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丙酮中光照2h几乎无变化,光解率不超过5%,在乙腈、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中光解速率依次降低,光解半衰期分别为9.179min、11.106min和28.755min。   6.通过UPLC-MS/MS的检测,氯虫苯甲酰胺经紫外灯照光30min后主要生成了两种光解产物,其分子量均为446,可能为2-(2-溴-4H-吡唑并[1,5-d]吡啶并[3,2-b][1,4]恶嗪-4-基)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和2-[3-溴-1-(3-羟基-2-吡啶基)-1H-吡唑-5-基]-6-氯-3,8-二甲基-4(3H)-喹唑啉酮,其光解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发生了分子的环合和内部重排。
其他文献
年画,曾经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必备品,也是承载着老百姓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包蕴着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笏 年画是农耕文化的记忆  北宋初年,繁荣的都市和发达的手工业、商业为年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宫廷内,达官贵
镁合金作为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它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比刚度大,各向异性弱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稀土镁合金
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自发现以来便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尤其是在高密度读出磁头、磁传感器、随机存储器等方面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使得对它的研究
磷酸亚铁锂以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高的优点,在动力电池领域及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低、导电性差和锂离子扩散系数低的问题制约了磷酸亚铁锂的大范围应用。通过添加导电剂以及离子掺杂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磷酸亚铁锂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研究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碳包覆制备及掺杂改性机制。(1)采用柠檬酸对磷酸亚铁锂进行碳包覆研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