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梳妆仕女图属于中国仕女画的一种题材,在宋代普遍流行。南宋的梳妆图主要是一些小幅的作品居多,大多用小型庭院作为背景,归属于妇女生活画。其中,背景元素上的布局和描绘美女的话本在文学形式上不谋而合。不仅在文学上,并且在宋词与绘画上也同样出现和使用美女与庭园相联系的内容,梳妆图和南宋文学间似乎有着神乎其神的关联。现今流传下来的四幅南宋梳妆仕女图,作品分别是《调鹦图》、《靓妆仕女》、《盥手观花》和《绣栊晓镜》,绘画作品中都表现了女子伴随着铜镜、桌案、花卉、床榻等各种元素在小型庭园中梳妆的场景。《调鹦图》描绘了杨贵妃鹦鹉雪衣娘将要飞上镜台的场景; 《靓妆仕女》描绘高洁、清雅的女性形象; 《盥手观花》的作描绘了春天晚上美人在庭园中欣赏牡丹花与金盆捞月的场景; 《绣栊晓镜》是画家选择了南宋一些仕女画中的元素,重新构成的一幅团扇。在这些梳妆图的中除特殊意涵之外,宋元至元初的文人经常把梳妆仕女图表现成一种闺怨情思,因此对于南宋人来说,看到妇女在梳妆的图像时候,经常会浮现或想象到女子孤单寂寞思念情人的意象。镜子作为媒介让女性在镜子中凝视审视自己。通过镜子中的自己想象认同了自我认证。可是镜子也只被当成一种工具或者是媒介,作为一种自我认识或认证的必须条件而已,但是它却实现不了自身价值。自从女性与镜子相联系在一起,镜子就一直不断的在改变和引导着女性对自我的认知。在现在一个由女性主义思想作为引导的社会,我们对性别的认同与关注,促使镜子和女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和文化慢慢彰显出来而变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