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的苏联形象(1949—1961)——以《人民文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文学中的苏联形象进行了研究。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主旨,第一个方面展示苏联形象的基本内涵,从中国人自己的作品和苏联人的作品两个角度全方位展示苏联形象,以求大致勾勒出研究对象的各种表现。第二个方面阐述苏联形象形成的原因,从地理环境与文学传统的接近以及强势文化主导弱势文化两个方面解析,为什么在中国人心目中会形成那样的苏联形象,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是什么。第三个方面是,对苏联形象的文化反思。回顾历史是为了现实的路更好走。这一章主要是分析,苏联形象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折射出的国家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中国该如何走自己的文学之路、文化之路,同时如何处理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关系,或者是与其他文化如何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本文虽然是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内的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参考了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比如历史、政治、接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期能够深入发掘苏联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意义,对我们以后的文学研究提出一点启示。
其他文献
雪碧含汞?一时间人们众说纷纭,街谈巷议。虽然这只是一起“事故”,但人们对“汞”的关注度也陡然上升,可是,你知道日常饮食中也可能误食“汞”吗——    【新闻回放】1月17日,北京通州一13岁中学生饮用一罐雪碧后,出现头疼、眩晕等症状。当日入院检查,被确诊为汞中毒。据悉,这是在不足3个月内,北京市出现的第二例喝雪碧后汞中毒事件。此前,在2009年11月7日,北京一消费者在西单大悦城某餐厅喝了一罐雪碧
宋玉,战国末期人,屈原之后楚国最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载“宋玉赋十六篇”而未列具体篇名,今存署名宋玉的辞赋共计十六篇。除《九辩》外,对宋玉作品真伪的判断至
学位
现代社会,随着慢性病及癌症的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健康饮食的观念不断增强,很多人已经放弃了“美食”而选择“生机饮食”。生机饮食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但是,你是否了解“生机饮食”的真正含义,你是否以为只是吃生菜或喝蔬菜汁就是“生机饮食”?  事实上这完全是谬论,因为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毒素,需要有加热方可解毒(如竹笋、马铃薯),特别是患有肠胃病者,生吃这样的食物会使病情恶化,甚至产生胀气、腹泻等副作
时下,越来越多的美味被“速冻”,除了传统的速冻饺子、馄饨外,肉丸、鸡块、海虾,甚至来自原产地的速冻蔬菜,都成了超市的热门之选。由于其方便省时的特点,这种“懒人食品”正快速占领人们的视野和消费者的餐桌。  从通俗的概念讲,速冻食品是指在强冷的环境下,在15分钟左右完成冻结过程,使其在零下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运输、长期保存的食品。通常包括水产类(海虾、冻鱼、虾仁等)、鲜肉类(猪肉、鸡肉等)、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