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探索。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论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当前学界对本问题的探讨,和重要的学术专著。第二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解读,作者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入手,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第一,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第二,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及方法论;第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实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第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客观的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准备和课程设计中的问题。第二,课堂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机械灌输式”.的方法占主导;封闭型的教学;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第三,教学手段方面的问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电脑,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教学的实施,但是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并不是一劳永逸,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存在现代教学手段的泛化问题,过多的注重了教学手段的更新,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注重,结果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得不到预想的结果。第四,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不仅存在校外社会实践,课堂实践也是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组织方法过于单一,同时缺乏奖励措施,学生因此不会从中获得成就感,自然不愿参与其中。二是因为讨论或辩论题目的选择范围狭窄或者结论性过强,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另外,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形式单一,有的学校在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仅仅采用假期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形式,很多同学只是在家里构造一篇论文敷衍了事。第四部分是课题研究的重点,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创新的具体内容。第一,完善教学程序。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要综合掌握各种资源和信息,并有效整合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第二,综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教学方法的效用。第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就要研究如何合理使用现代化工具,既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作用,又能避免工具造成的方法僵化。第四,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关键在于实现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制度化。第五,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学评价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和体系,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