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占据消化道肿瘤的3%,胆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并且这一状况30年未曾改变。由于起病隐匿,发现比较困难,手术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寄希望于采取新一代的基因诊断提高发现率;有人对人类多种肿瘤做了基因突变测定,发现FBXW7在胆管癌中突变率较高。FBXW7有三种亚型,分别为FBXW7α、FBXW7 B和FBXW7γ;FBXW7α含有一个F-box基序,该基序直接与Skp蛋白结合构成完整的SCF(Skp-cullin-F-box)复合物,另外还含有一个串联重复的WD区域,该区域主要负责识别和结合底物;该复合物组成了最大一类的泛素连接酶(E3),参与体内多种关键蛋白底物的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E3在泛素化的过程中主要负责蛋白质底物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其作用最为重要。泛素化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功能、调节和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多种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本论文中,我们收集胆管癌病理标本,测定FBWX7的突变率;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plv-cs2.0-FBXW7α质粒,观察其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及细胞内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我们证实了plv-cs2.0-FBXW7α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真核胆管癌细胞内表达,能明显降低C-Myc蛋白的胞内表达,有明显的抑制胆管癌细胞迁移作用,FBXW7与胆管癌的发展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