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学信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信念是教师及教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利用模型开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模型在科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标准也对化学模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研究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知识观、模型教学能力观和模型教学评价观为出发点研究高中化学教师的模型教学信念,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半结构化访谈,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现状如何?(2)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建构化学模型?高中化学教师对于模型教学的认识和行为的关系如何?(3)根据研究所得有关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的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加强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的建议。研究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阐述。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界定了“信念”“教学信念”“化学模型”“化学模型教学信念”这些核心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模型建构”和“模型教学信念”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来研究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现状,观察了两名教师氧化还原反应的真实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了教师如何进行模型建构教学以及教师的化学模型教学信念与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行为的关系。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反思,阐述研究的结论、研究建议,反思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以及研究展望。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有待进一步提高。①在模型教学知识观方面,教师对于模型功能的认识均分最高,而对于模型本质和特征的认识均低于整体均分;②教师对模型本质的认识和对模型呈现方式、特征、功能的认识之间以及教师对模型功能的认识和呈现方式、特征的认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呈现方式和特征的认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教师对于模型本质、呈现方式、特征以及功能的认识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模型本质和呈现方式的认识之间以及呈现方式和功能的认识之间相关性较弱,而其他维度之间呈中度正相关;④教师对于模型本质和特征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模型的呈现方式更倾向于实物、数学关系等直观形式,对模型预测功能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⑤教师模型教学知识观在性别和教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⑥模型教学能力观方面,教师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但模型建立过程中未能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模型,忽视模型修正、模型评价以及模型应用环节;⑦模型教学评价观方面,教师对模型在教学中的价值认识侧重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和做题,教师对于模型教学相关内容及资源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积极。(2)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3)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认识和强调模型在应试方面的作用,未能认识到模型建构也是科学探究过程,很少强调模型本身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及科学素养上的重要意义。基于结论对提升高中化学教师模型教学信念提出建议:①开展培训,加强教师模型教学认识;②组织教学,提升教师模型教学能力;③强化反思,促进教学信念自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