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各亚型、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以及大肠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较BAG-1和VEGF在大肠正常粘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发生中的作用;通过分析BAG-1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各临床病理学指标(包括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探讨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检测40例大肠腺癌以及12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BAG-1、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AG-1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以及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BAG-1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亚型,以及17例大肠腺癌及其正常组织,6例大肠腺瘤及其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BAG-1蛋白亚型的表达情况,分析BAG-1蛋白亚型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0例大肠腺癌中B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65%(26/40),12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25% (3/12),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AG-1蛋白与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低分化大肠腺癌中B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12/12)显著高于中、高分化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50%(14/28)(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中B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4.4%(17/1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40.9%(9/22)(p<0.05);Duke’sC+D期大肠腺癌中BAG-1蛋白阳性表达率95.2%(20/21)显著高于Duke’sA+B期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31.6%(6/19)(p<0.05)。40例大肠腺癌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65%(26/40),12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16.6%(2/12),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低分化大肠腺癌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100%(12/12)显著高于中高分化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50%(14/28)(p<0.05);浸润深度达全层的大肠腺癌的B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7.5%(23/30)显著高于浸润仅限于肌层的大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30%(3/1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8.9%(16/1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阳性表达率45.5%(10/22)(p<0.05);Duke’sC和D期阳性表达率90.5%(9/21)显著高于Duke’s A和B期36.8%(7/19)(p<0.05)。BAG-1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1(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BAG-1蛋白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亚型是P33(即BAG-1S),而且BAG-1S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p<0.05);BAG-1S蛋白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p<0.05)。BAG-1S蛋白在低分化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中、高分化大肠腺癌中的表达(p<0.05)。结论:1. BAG-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BAG-1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Duke’s C+D期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Duke’s A+B期大肠腺癌中的表达。BAG-1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 BAG-1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亚型是BAG-1S,BAG-1S的高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3. 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VEGF在低分化、浸润达全层的、有淋巴结转移、Duke’s C+D期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中、高分化,浸润仅限于肌层,无淋巴结转移,Duke’s A+B期大肠腺癌中的表达。VEGF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4. BAG-1和VEGF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