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不断探索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以低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来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以高精尖技术为核心,具有低资源消耗、高人财物投入产出以及社会环境友好等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长江中游地区定位为我国城市区域开发的十大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中心的三个主要城市化区域形成天然“中三角”布局;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并通过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将携手共筑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中三角”。中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三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集群发展、提升中部经济总体实力、寻找中部经济增长方式和极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观点的汇总与研究,结合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统计口径的确认,以区域经济研究基本观点和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特点为依据,建立起中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三个省份的五大组成产业进行了选择排列。通过对“中三角”出台背景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打造“中三角”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介绍,以中三角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投资与出口和经济效益等现状和特征为出发点,对多种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中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异系数法为研究手段,围绕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产业、园区和企业角度提出中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中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对于引领中部发展、提升中部在国家区域规划中战略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对于改变中部资源密集和农业发展为主的产业战略格局具有长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