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训练对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球比赛过程中随着进攻与防守转换节奏的日益加快,战术安排越发复杂,对抗程度也更加激烈。如今大学生排球联赛势头正猛,全国实力强劲的排球队伍层出不穷且均属高水平,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集合地,众多体育院校首要任务是对排球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的再开发,使其保持较高的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而大学生排球联赛是运动员展示运动能力和团队风采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想要在这场角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排球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的战术意识,还需要其拥有较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从而确保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而专项移动能力作为提高个人排球技战术中的必备条件,是排球技能学习及运用的基础,同时也是组织和进行任何排球战术的先决条件。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面对不同方向的来球,需要判断球的位置并快速移动进行防守取位、跑动进攻、移动拦网等持续时间短且输出功率较大的爆发性用力动作,其主要靠磷酸原供能系统来满足供能需求确保动作的完成。因此,排球是一项多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较为特殊的对抗性竞技运动。复合式训练能够通过对抗阻力刺激肌肉并且增大肌肉力量后进行快速力量训练使肌肉加速收缩,高效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刺激和唤醒深层肌肉,从而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本文旨在运用复合式训练法发展男子排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水平从而使其专项移动能力得以提升。本研究主要选取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采用蛇形分组的方式,实验组中10名排球运动员采用复合式训练的方法,分别对运动员的上肢、下肢及下肢单侧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对照组中10名排球运动员按照常规的传统力量训练法进行训练,通过进行8周的实验旨在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复合式训练法进行实验干预的实验组能够使其组内受试者中反映专项移动能力的测试指标在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上出现显著性提高,与按照常规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中的成绩变化相比,复合式训练法对于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性作用,能够为今后的训练产生相对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经过8周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半米字移动的成绩显示,两组受试运动员在成绩变化上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复合式训练通过运用针对上下肢力量和速度的组合手段并结合专项的训练模式改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从而为其在急停急起中肌肉对不同方向的控制、步伐转换的速度和身体多次变向反应速度的快慢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经过实验前后的组内对比实验组运动员的成绩变化优于对照组(P
其他文献
每一项审判决策都关乎个体的切身利益,所以审判人员依据合理的证据做出公正的裁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诸多研究表明,审判人员也会受到各种法外因素的影响,而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就是其中的两种法外直觉性信息,被告的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极有可能在无意识中影响审判人员。已有研究发现,面孔吸引力对审判决策的影响受到案件类型的调节,但目前并没有研究对“为何同为诈骗案,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却不同”这一问题做出解释;同为诈骗案,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幽默型领导以具有幽默这种积极倾向的领导方式,为解决组织内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国外学者对幽默型领导的研究也开始较早,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幽默型领导是指领导者有意通过分享有趣的事等方式来娱乐某位特定的下属或团队(Pundt &Herrmann,2015)。已有研究表明,领导者的积极幽默可以提升下属的主观幸福感、领导认同和情感承诺,减弱其情绪耗竭、降低下属的社会距离感等
失信行为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以往研究表明,失信行为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人们在决策时会为失信行为找一些借口,从而说服自己失信行为是道德的。这种过程称为失信行为的合理化。目前对失信合理化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体领域,探讨有着良好道德标准的人如何通过合理化做出欺诈、作弊等失信行为,很少有研究探索合理化如何促使不同的个体做出承诺违背、合同违约等人际间失信行为。本研究选取了一种常见的
学位
应得感(deservingness)作为一种感知判断,指个体对结果与其行为价值之间是否应得的感知。当面临挫折情境时,个体也会因其结果是否应得来判断是否应该同情或补偿自己。而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个体是通过消费活动来进行的。鉴于以往研究中较少考虑挫折情境下的应得感,本研究试图从挫折情境应得感的水平和类型出发,将其与购买决策及购买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探讨,考察挫折情境应得感和自我补偿动机对购买决
风险决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不断加重,人们对于老龄人群的风险决策问题也愈加关注。老年人所面临的风险决策问题十分复杂,了解老年人在收益/损失两种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对于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进行决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现有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较少与先进的脑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现状,本研究拟采用多种研究范式与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
学位
种族偏见(Racial Bias)是指基于他人种族而对他人产生消极的种族态度(Racial Attitude),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多种族国家中,在种族偏见的基础上会产生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行为,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种族偏见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种族歧视行为的发生。相较于成年期的干预,儿童早期是更为理想的干预时
学位
特质焦虑是个体一种稳定且持久的人格特质,拥有这种特质的个体常常会对负性信息或威胁性信息存在着认知偏向,造成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功能损害,对负性信息遗忘困难。为了明确特质焦虑在不同感觉通道下对记忆抑制功能损害的神经机制,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选取高、低特质焦虑者为被试,以中性和负性情绪词为实验材料,采用有意遗忘的TNT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进一步探讨了特质焦虑者在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有意遗忘
学位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是指刺激出现在人们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对其反应速度变慢的抑制现象。学习困难儿童已经被诸多研究证实存在显著的注意缺陷,我们在回顾以往个体视觉空间注意、返回抑制以及学习困难儿童注意研究的成果上,以Posner等人提出的知觉抑制理论为依据,采用ERP的技术手段,应用基于位置的线索-靶子范式对学习困难儿童返回抑制的时程和容量特点进行研究。  我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
目的对取自广州番禺东涌PD孔的晚第四纪珠江三角洲沉积进行了微体生物群分析。方法根据微体生物的古生态学及分布特征,并结合有机碳、氮以及磁化率数据。结果共发现有孔虫6属10种,根据它们的生态分布和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3个组合;PD孔的介形类共7属9种,丰度较低,在5个层位相对富集。PD孔晚第四纪沉积可划分为6个沉积环境阶段,由下至上分别为:前缘浅滩相—河口湾相—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