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培养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课程理念。生命观念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生命观念位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首,最具生物学科特色,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基础和支柱。生物学教材中体现生命观念的内容很多,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比较显著。本文结合课程标准、高中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培养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课程理念。生命观念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生命观念位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首,最具生物学科特色,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基础和支柱。生物学教材中体现生命观念的内容很多,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比较显著。本文结合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生物学教学现状以及生物学高考形势,制定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期通过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进而建立起生命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首先,通过文献对结构与功能观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等相关概念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通过调查了解并分析结构与功能观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对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系统分析和对生物学高考形势的分析,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并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中,探讨融入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阶段性纸笔检测的方法得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中上游学生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在21世纪首次提出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发布,社会责任被列为“责任担当”素养的第一项,党和国家对社会责任培养高度重视。为加强社会责任教育,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首先,通过阅读、分析和比较大量文献,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进行概念界定。结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社会责任的内涵,展开对关注热点、理性判断,科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驱使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协作沟通能力受限等种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翻转了师生角色定位,翻转了教学过程,使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基础理论、混合式课堂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为基础,把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在了课前,在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不再是以往的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致力于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死知识用活,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构建关于学科的整体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逐渐显现出优势,最近几年,思维导图与一线教学相结合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思维导图与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相适应为前提,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化
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理念符合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调动学生主动性、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但是,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关于合作学习生生互动的研究较少,且仅限于生生互动的实施结构。由此,本文对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以高中生物学课堂为载体,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对合作学
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开展社会责任素养培育的关键阶段,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与STSE(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教育联系日益密切,开展STSE教育是落实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基于STS
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引起了一系列全国各地大范围的线上教育实践,在应对危机的同时和“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指引下各高中积极开展在线教学,这为实施混合式教学积累了经验。以“线下面对面交流的传统课堂作为主要阵地,线上教学为有效补充,线上线下高度交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在发展成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从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开始
世界上许多传统行业渐与互联网接轨形成“互联网+”的新的融合模式,教育行业逐步与互联网融合,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5G时代的来临,微视频技术迅速崛起,微视频的制作越来越便捷,传播速度更加快捷高效,把微视频教学资源引入传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明确教育惩戒是针对具体教育教学形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合法的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和越轨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辨析教育惩戒与体罚的含义,依据《规则》明确界定了教育惩戒实施的条件及方式。此外,运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育惩戒的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针对发现的问题,基于现行法律法规与《规则》提出合理化建议,为
多自主体系统的趋同问题是多自主体系统分布式协调中典型而基本的问题.双向趋同问题和集群趋同问题是趋同问题的两个重要推广,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更具一般性.本文将从两类典型的线性多自主体系统――一阶积分器型和高阶线性多自主体系统出发,研究具有领导者的多自主体系统的双向趋同问题和集群趋同问题.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带干扰的一阶积分器型多自主体系统的领导-跟随者双向趋同问题.分析了干扰对系统实现领导-跟随者
网络技术浸透到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网络课堂。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更是催生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网络课堂教学的全面铺展,网络课堂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教学与管理并行,对于网络教学而言,是硬件技术先行,学生管理是通过软件完成的,这也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难点及热点。大面积、全方位提高网络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