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虽然扩招带来教育机会的增加,然而“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屡见于新闻媒体端,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这其中的公平性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及北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由于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经济一直处于全国落后的局面,从而造成教育资源匮乏,努力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不仅涉及到民族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还直接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故而本文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现状、公平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首先,根据教育所处的阶段,将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占本省、自治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作为教育起点的代理变量,发现虽然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将生师比以及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作为教育过程的代理变量,发现生师比有升高的趋势,存在教师不足的情况,并且经费投入也较为有限;将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本省、自治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作为教育结果的代理变量,就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说,城市>镇>乡村,同时不论是分性别还是从整体上看,2001年-2017年,民族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总是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故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三个阶段均处于劣势。
其次,通过泰尔指数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数量上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获得视角,本文发现整体上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20年间的公平性在增加,城市、镇和乡村间的差异始终是造成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但无论是城市居民、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性别间的差异均在减小,且贡献率越来越接近;基于经费投入视角,按照地区分解,组间差异较大,但民族地区内部的差异贡献率非常小。
最后,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数量上存在分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主要是通过家庭背景中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传递,在质量上的不平等则主要通过经济资本进行传递;个体努力程度对获得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会将家庭背景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扩招政策使得家庭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获得数量的影响小于对质量的影响,验证了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城乡差异是造成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数量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但不是造成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扶持力度。增大民族地区招生力度,同时给予民族地区政府和高校对特殊群体招生的自主权,并提供财政支持;其次,提升家庭文化素养,注重家庭教育。政府为民族地区提供家庭教育相关的线上免费课程,并搭建咨询平台,帮助父母更好地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理念,使父母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首先,根据教育所处的阶段,将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占本省、自治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作为教育起点的代理变量,发现虽然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将生师比以及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作为教育过程的代理变量,发现生师比有升高的趋势,存在教师不足的情况,并且经费投入也较为有限;将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本省、自治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作为教育结果的代理变量,就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说,城市>镇>乡村,同时不论是分性别还是从整体上看,2001年-2017年,民族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总是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故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三个阶段均处于劣势。
其次,通过泰尔指数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数量上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获得视角,本文发现整体上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20年间的公平性在增加,城市、镇和乡村间的差异始终是造成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但无论是城市居民、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性别间的差异均在减小,且贡献率越来越接近;基于经费投入视角,按照地区分解,组间差异较大,但民族地区内部的差异贡献率非常小。
最后,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在数量上存在分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主要是通过家庭背景中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传递,在质量上的不平等则主要通过经济资本进行传递;个体努力程度对获得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会将家庭背景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扩招政策使得家庭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获得数量的影响小于对质量的影响,验证了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城乡差异是造成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获得数量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但不是造成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扶持力度。增大民族地区招生力度,同时给予民族地区政府和高校对特殊群体招生的自主权,并提供财政支持;其次,提升家庭文化素养,注重家庭教育。政府为民族地区提供家庭教育相关的线上免费课程,并搭建咨询平台,帮助父母更好地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理念,使父母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