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大分割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了解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27例,其中接受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54例(HF组),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73例(CF组),均为首程放疗。HF组:30例为前程常规分割放疗,处方剂量达4000-5000cGy/20-25次,后程改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处方剂量300-400cGy,隔日一次,一周三次,总处方剂量为6000-7100cGy, BED为7250-8730cGy;24例为全程大分割放疗,单次处方剂量250-500cGy,每日或隔日一次,一周3-5次,总剂量为4400cGy-7250cGy, BED为6160-9062.5cGy。HF组所有患者中位BED为7950cGy。CF组:76例常规分割患者,单次处方剂量180cGy-200c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处方剂量5000-7000cGy/25~35次,BED为6000~8400cGy,中位BED为7000cGy。全组患者BED为6000-9062.5cGy,中位BED为7200cGy。参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及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诊断分级标准评估放射性肺损伤情况。结果:1、全组总有效率(CR+PR)为70.87%,其中CR为27例,PR为63例;HF组有效率81.48%,其中CR为18例,PR为26例;CF组有效率63.01%,其中CR为9例,PR为37例。HF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CF组(P=0.024)。2、全组1、3、5年生存率为67.1%、26.6%、13.5%,中位生存期22个月。HF组和CF组1、3、5年的生存率为67.8%、35.6%、23.2%和66.4%、19.0%、5.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20个月,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1,P=0.070)。根据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在早期(Ⅰ+Ⅱ期)患者中,HF组生存期明显优于CF组(χ2=4.154,P=0.042),而在局部中晚期(ⅢA+ⅢB期)患者中,并未显现出统计学差异(χ2=0.096,P=0.757)。根据肿瘤体积进行分层分析,在肿瘤体积≤90cm3时,HF组生存率优于CF组(x2=6.242,P=0.012),而在肿瘤体积>90cm3时,HF与CF组无统计学无差异(χ2=0.000,P=0.985)。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体积、BED、化疗为预后影响因素之一(P<0.05),肿瘤体积较小、生物有效剂量的提高、放疗时结合化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的优势。4、全组≥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0.16%(51/127),其中HF组37.04%(20/54),与CF组42.47%(31/73)相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全组晚期肺纤维化发生率17.32%(22/127),其中HF组18.52%(10/54),与CF组16.44%(12/73)相近,两组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χ2=0.094,P=0.759)。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比,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增益比和有效率,对于早期、小肿瘤体积的非小细胞肺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总生存率,而放射性肺损伤并没有增加,在局部晚期、大肿瘤体积患者中两者的总生存率、放射性肺损伤无统计学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