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反应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常见的疾病,包括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均与前列腺的局部炎症有关。然而,诱发前列腺炎症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已知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介导的组织特异细胞天然免疫反应参与诱发组织炎症反应,本论文以小鼠为模型,旨在研究PRR介导的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prostatic epithelial cell,PEC)天然免疫反应机制。材料与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模型,体外分离与培养PEC和前列腺基质细胞(prostatic stromal cell,PSC)。检测PRR在不同前列腺组织特异细胞中的表达特性,继而利用革兰氏阴性细菌脂多糖(LPS)和鞭毛蛋白(Flagellin),病毒核酸类似物poly(I:C)与HSV60处理PEC。利用实时qRT-PCR检测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免疫细胞化学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定位蛋白的细胞分布。结果:PEC组成性表达多种PRR,包括Toll样受体3(TLR3),TLR4,TLR5,以及病毒核酸感受器MDA5和p204。PRR可以被其相应配体激活,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其中,LPS和Flagellin可以分别激活TLR4和TLR5,poly(I:C)可以激活TLR3和MDA5,HSV60可以激活p204。LPS和Flagellin可以显著上调炎症因子TNF-α和IL-6,趋化因子MCP-1和CXCL10的表达;poly(I:C)和HSV60主要诱导1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和抗病毒蛋白(MX1,OAS1和ISG15)的表达。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腮腺炎病毒(MuV)在PEC中的复制。结论:小鼠PEC表达多种PRR,并被细菌与病毒组分激活。细菌LPS与Flagellin通过激活TLR4与TLR5诱导高水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可能与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有关。而病毒核酸则通过激活TLR3,MDA5与p204诱导PEC的天然抗病毒反应,抑制病毒扩增。
其他文献
目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阻断PD-1/PD-L1通路可减少免疫抑制并增强抗肿瘤效果。除抗体外,核酸适配体(aptamer)也能实现对PD-1/PD-L1通路的阻断。Aptamer是一种新型的配体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易于合成。然而,aptamer在体内应用,还需要规避肾脏的清除及核酸酶的消化。迄今为止,DNA纳米结构用于提升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影响成年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术后脊髓空洞结局的因素。背景:脊髓空洞症是C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是,减压手术后的远期脊髓空洞症预后相关因素并不明确。同样,尚没有通用的标准去定义脊髓空洞的形态学改善程度。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2013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不同减压术式的CM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同时收集了所
背景: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常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四,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宫颈癌是一种多因素诱导的疾病,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个体因素(生活习惯以及宿主的遗传因素等)在宫颈癌的发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研究目的 肺部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是一类肺动脉相关继发性疾病,表现为肺实质与肺间质发生不可逆的病变,而肺移植则是晚期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案。但是由于供体缺少,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配型符合的健康肺。人胚胎干细胞(hESCs)具有多能性,利用hESCs分化得到肺细胞有望成为可移植的种子细胞。DNA结合抑制因子-2(ID2)作为一种分化抑制因子,具有调控肺分化发育的功能,在器官发生及支气管分支等早期阶段有重要
背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二十余年间,我国由心衰导致的死亡翻了一番,每年达100万,且仍在迅速增长。抑郁是心衰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症,与患者生活质量差,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相关,抑郁的变化情况可反映患者病情的进展。目前心衰患者抑郁状况与预后关联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且结论尚不一致。心衰住院患者院内到出院一个月的抑郁评分变化值与预后间的关联尚待研究,抑郁筛查工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突出症状为进行性和不可逆的认知功能恶化,给人类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由FDA批准的临床药物主要是单靶点药物(例如多奈哌齐),它们可以显著延缓记忆力丧失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却不能预防或完全治愈该病。基于AD复杂的发病机理和不完善的单靶点药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多靶点药物的研发。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已成为
目的建立HEV IgG抗体、IgM、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评估所建立的HEV IgG抗体、IgM、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评估,检测西双版纳自治州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初步探讨HEV IgA抗体检测在HEV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培养Tn-5细胞培养并对其进行血清驯化,感染重组HEV杆状病毒,提取纯化HEV VLP(virus-like particles,病毒样颗粒),并用
目的:组织工程支架不仅要为细胞提供物理支持,还应模仿细胞外基质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成新组织所需的物理和生物化学信号。单一组分的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力学强度方面难以同时满足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制备成复合材料支架,可以结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支架的各项性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导电材料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高强度与高模量,有望在赋予复合支架材料导
目的 构建含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denylate Cyclase Toxin,ACT)重复子毒素(Repeats-in-toxin,RTX)域(RTX751)和赖氨酸酰基转移酶(Cyclolysin activating lysine acyltransferase,CyaC)的双质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RTX751蛋白。利用百日咳鲍特菌小鼠气雾感染模型来评价RTX751免疫效果,为研发新一代无细胞
目的:宿主遗传因素对疫苗诱导的抗体应答的影响是新兴疫苗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拟通过对MHC I类抗原提呈通路基因:低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asome,LM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和内质网氨肽酶(Endoplasmic Reticulu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