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从《奥吉·马奇历险记》看索尔·贝娄的人文观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太裔美国作家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由于“融合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湛分析”,于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奥吉·马奇历险记》是索尔·贝娄的成名作,描写了犹太儿奥吉·马奇的流浪历程及其在流浪中所遭遇的种种矛盾、冲突,面对冲突所做出的反抗以及其对有意义的存在的不断追寻。因受存在主义影响,索尔·贝娄的作品力图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高尚品质,主人公为了解决存在的困境,不断探寻现代社会中人的真实的存在。作为一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写作又无可避免地受到其根深蒂固的犹太意识的影响。《奥吉·马奇历险记》反映了贝娄对犹太教义、犹太人文主义的笃信,回响着贝娄“生命的价值在于尊严,而非成功”的乐观主义。  本文基于存在主义理论,结合作者沉淀于心的犹太意识对作品《奥吉·马奇历险记》中所表达出的索尔·贝娄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进行解读。  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索尔·贝娄的生平与作品,同时概述国内外对索尔·贝娄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分析了犹太主人公奥吉的生存状态。正如流浪于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一样,在流浪中奥吉也经历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其中既有个人意志与他人意愿的矛盾又有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奥吉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却总是容易受到他人的控制,他希望获得有意义的存在却发现社会现实的如此异化和荒诞,从而展示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类存在状态的关怀。第三章解析了处于矛盾和冲突困境中奥吉所做的反抗。以犹太人民的坚忍抗争精神,奥吉不停地对他人说不,以摆脱别人的控制。同时面对不利的社会现实,他又拒绝被金钱和利益诱惑,勇敢承担起为人类坚守人性的使命。最后归纳出索尔·贝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性的伟大与崇高的坚持。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奥吉的追寻过程。从开始追求绝对自由的失败到继续追寻生命本真的存在,小说展现了作者索尔·贝娄对人性的乐观主义态度。第五章总结了索尔·贝娄主要人文主义观点并指出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关怀的作家,索尔·贝娄通过将存在主义与其犹太意识的巧妙结合,表达了他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关注。索尔·贝娄的作品《奥吉·马奇历险记》不仅激励了30年代生活在经济大萧条阴影和战争恐慌里的人们,更为生活在异化、嘈杂的社会的现代人保持生存的尊严,追求自我本质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进程发展深化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跨国并购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多数的海外并购并未能给中国企业带来预期收益,过半的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兴起并发展至今二十余年来,随着研究语料的扩展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翻译语言的了解更加客观深入,特征译语(translationese)概念中的中性化和相对
本文基于目的原则分别探究了律师、公诉人及法官在庭审中的询(讯)问策略,并且分析了庭审参与者的目的及采用的策略之间的关系。目的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该原则被广泛
被动语态、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分别作为普通却又复杂的语法现象,历来是语言学家研究的主题。在法律语言学研究领域,法律英语中的被动态、法律语言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英语
邻羟基苯乙酸是生产嘧菌酯的主要原料,而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农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
在政治演讲信息的对外传播中,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于政治演讲翻译的研究自然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从本文作者所做的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在研究视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