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统计信用与统计公信力的关系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对统计数据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对统计工作的有效性、统计数据的发布和解读的关注度持续提高。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就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近些年来曝光的统计造假等事件严重损害了统计公信力,针对社会公众的质疑,党中央从不同的角度加强统计工作,以期提高统计公信力,统计信用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规划中,对统计信用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具体的谋划思路,并要求各级政府在2020年年底对统计信用体系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阶段性的成果。本文基于研究海南省统计信用与统计公信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和统计数据质量作为中介产生的间接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分析统计信用、统计公信力和统计数据质量的相互作用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统计公信力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以海南省统计信用与统计公信力关系研究的调查问卷作为基础数据的来源,该问卷基于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两个不同主体的问卷:被调查者问卷和统计从业者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取得参与统计调查项目的被调查者和统计从业者的感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等对海南省统计信用对统计公信力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构要素之间的路径关系及相互效应。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同时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概括分析。第二部分为概念模型的设计及研究方法,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如信用、统计信用、公信力和统计公信力等。随后为各潜在变量维度的设定及选取来源,并提出假设。第三部分为海南省统计信用与统计公信力关系的实证调研,包括主体量表的设计和数据质量分析。重点为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适配性的检验和子假设检验情况。第四部分为主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对各潜在变量间的影响、各观测变量的作用大小进行分析,对6条主假设进行验证,得出潜变量间的中介效应和总强度。随后根据结构模型中各要素的关系对提高统计公信力提出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统计从业者和被调查者统计信用体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宣传和统计执法力度的意见。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根据模型检验结果发现,统计信用对统计公信力的直接效应不明显、统计数据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则能让统计信用对统计公信力产生较强的影响、统计信用对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统计从业者和被调查者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可对对方建立统计信用产生正向的影响。
其他文献
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于201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的,这对执行工作而言,是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终结本次执行制度对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解决因案件迅猛增长形势下盲目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结案出口、因“终本”结案把关不严、符合条件案件不及时恢复等问题,切实地保护了债权人利益,显著地提高了执行公信力。近几年,终结本次执行案件从
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素养的培养,而我国明确提出了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始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合情推理在小学愈加受到重视。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法则、定律(性质)、公式,它广泛地存在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之中,其学习对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盆地,地处于阿尼玛卿山脉的南坡,行政区划归属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研究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各种构造形迹发育,本文主要研究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及构造运动。首先,通过系统划分总结了研究区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单位及其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根据地貌和沉积物特征,结合前人资料,新近纪地层厘定为曲果组,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四个时代沉积,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下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双重外部性的长期投资活动,因此更需要激励约束分明的政策引导。银行信贷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我国尝试发展绿色信贷助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信贷部门面对企业融
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果也越来丰富,有关中小学生深度学习表现标准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访谈法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表现标准建构的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具体问题分别是:什么是中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它由哪些要素构成?怎样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构成要素进行表现标准方面的维度与指标解构?如何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指标框架进行等级描述?通过研究,解答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三个方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其中,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改进数学课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生认知结构,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教育学规律,更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把“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强调丰富有效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教学将成为新导向。化学平衡移动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观念,ACT-R理论将复杂认知任务简单化、练习过程精致化的学习思想,对于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研读相关ACT-R理论,及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的已有成果,挖掘出理论指导意义,提出针对化学平衡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
无论是之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还是现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散文始终是教材中的主导文类。通过散文的学习,学生不但逐渐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而且也能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散文阅读教学效果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的散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两个向外跑”的问题,即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跑到作者的独特情感之外,从而导致学生散文学习的浅层化。教
岩石薄片中的矿物成分与微观孔隙结构信息对油气储层的分析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鉴定岩石薄片是石油地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影响着油气井的产能与采收率,是油气藏高效勘探和开发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鉴定方法是将岩石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通过人工观察与鉴定,因此工作量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鉴定结果往往不准确,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判率,进而影响油气储量的判别。通过机器学习与交互式的图像分析方法识别复
“问题解决”作为国际数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将其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动适应。就小学阶段而言,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强调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教学中,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不均衡,问题表征存在困难,缺乏反思评价意识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