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个民主、文明、进步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法制比较健全完备、公民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国家。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全民法治教育进程,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成为历史的必然。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理想信念淡化的现实表现中,作为法律意识的要素之一法律信仰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从近几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和法治理念存在严重不足和偏差,法律信仰意识淡漠,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发展进程。
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职责,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为学生的信念,重在开展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因而,针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问题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本研究主要从五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为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问题做理论铺垫;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高校法律信仰教育乏力,大学生法律信仰淡漠,大学生法律信仰知行不统一的三方面表现,并围绕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三方面表现,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研究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第四部分为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路径,笔者针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和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不同的角度,论述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方法和解决途径;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论,是对本论文的总结部分和研究前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