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招投标机制既能够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完善市场交易的规则,又是促进市场体系不断成长的有效手段,因此,它的迅速崛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但是,尽管招投标机制作用巨大,在推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通过公开招标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而忽视了招投标的社会成本问题。为了规范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怎样降低招投标的社会成本成为当下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文章在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成本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对于人的行为的假设以及招投标自身的特点,定义了招投标社会成本,分别从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对其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诠释,并建立了招投标社会成本体系。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省参与建设工程的投标人进行询问,掌握了当前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的竞争状况。所收集的样本包含投标费用占报价的比例、平均投标费用等指标,引入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指标与中标率之间的关联度,建立了中标率与投标费用占投标报价比例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分析招投标交易成本的组成,运用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工程招投标交易成本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招投标经济效益的均衡状态,结合某高校图书馆的项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