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合并尖锐湿疣、梅毒4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尖锐湿疣、梅毒的临床特点;HIV合并梅毒及尖锐湿疣发病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梅毒、尖锐湿疣、HI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年内诊断梅毒患者1048例,诊断尖锐湿疣患者1083例,确诊为HIV患者146例。本次研究主要对HIV合并尖锐湿疣、梅毒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三年中共有146例HIV感染者,其中46例HIV感染者合并梅毒或尖锐湿疣,100例患者只单纯感染HIV。46例HIV感染患者中男患44例,女患2例,男女比例:22∶1;年龄(17~49)岁,平均年龄:27.52岁。HIV感染并发同时伴发尖锐湿疣25例,肛周皮疹19例,包皮冠状沟3例,肛周、冠状沟兼有2例,宫颈及小阴唇2例。HIV感染并发梅毒22例,二期梅毒13例,一期梅毒4例,隐性梅毒5例。1例HIV感染并发梅毒和尖锐湿疣,皮损主要在肛周和冠状沟丘疹。HIV感染并发梅毒皮损主要表现为躯干、掌跖红斑、肛周、阴囊等处出现扁平疣。HIV感染并发尖锐湿疣皮损主要分布在肛周、包皮、冠状沟、小阴唇。以疣体数量多,体积较大为主要。疣体主要表现为鸡冠状、菜花状。  结论:  HIV/AIDS合并梅毒多以二期梅毒常见,治疗较无HIV感染者着疗程长,RPR低度下降及转阴慢。HIV/AIDS合并尖锐湿疣患者以同性恋患者居多,皮疹以肛周丘疹为主要表现,肛周丘疹主要集中在齿状线以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且皮疹持续时间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注射局部和远隔部位骨骼肌组织形态的影响以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侧腓肠肌肌球蛋白重链组成的变化规律,为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60
第一部分 第三代双源CT低KV扫描在甲状腺成像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低千伏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  将在第一临床医
目的:  由NADPH氧化酶4(NOX4)催化产生的活性氧(ROS)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前期研究表明,Intermedin(IMD)能够通过抑制ROS产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