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与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紧缺与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低效益甚至闲置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土地需求又很大的国情下,提高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利用水平,合理有序地减退建设用地,并将此作为耕地或其他用地后备资源,对减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土地需求压力,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hm2的约束性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在分析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和确立整理潜力标准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凤翔县为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勘察,运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其次,量算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按照《镇规划标准》,可以整理出约2524.16hm2的用地,按照《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低标准可以整理出约2603.95 hm2的用地,高标准约5862.89hm2的用地,并指出凤翔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条件已经成熟。最后,从规划、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有效途径:改进农村规划的编制;构建有利于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政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民的科学引导和扶持;保证一户一宅,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迁建合并居民点,实现居民点集约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同步提高;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解决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资金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