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定性及定量观察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舒张期各时相左心腔内流体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参数与心脏结构的关系以及在评估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LVEF>50%的AR患者42例,依据2017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关于对无创评估瓣膜反流的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即AR1、AR2、AR3组),每组各14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4例作为对照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定性及定量观察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舒张期各时相左心腔内流体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参数与心脏结构的关系以及在评估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LVEF>50%的AR患者42例,依据2017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关于对无创评估瓣膜反流的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即AR1、AR2、AR3组),每组各14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F75超声诊断仪留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切换VFM模式后存储标准三腔心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将动态图像导入DAS-RS1工作站,根据时间-流量曲线、瓣膜启闭情况及同步心电图将舒张期划分为等容舒张期(P1期)、快速充盈期(P2期)、缓慢充盈期(P3期)、心房收缩期(P4期)、全舒张期(P5期)5个时相,应用DAS-RS1软件测量不同时相涡流面积、循环值、左室整体及三个节段平均能量损耗、前间隔整体与三个节段室壁剪切力参数。结果:1.VFM定性观察结果AR1组仅在P1期偶可见一个小涡流,其余时相与对照组类似,而AR2、AR3组各时相失去了原有的涡流规律,随着反流程度的加重,涡流数量、面积、位置变化愈加明显,异常涡流的重叠性亦愈强。2.VFM定量参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不同时相a EL-T、a EL-B、a EL-M、a EL-A均增高,且均满足a EL-B>a EL-M>a EL-A的变化趋势。另外,P2-a EL-G及P2-a EL-M伴随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不同时相Av、Cv均增高,且主动脉瓣反流程度越重,Av、Cv越大。与对照组相比,AR2、AR3组P3-WSS基底段、P5-WSS基底段增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满足WSS基底段>WSS中间段>WSS心尖段。3.相关性分析定量评估瓣膜反流程度的参数RVol、EROA、RF与血流动力学参数a EL-T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主动脉瓣反流程度越重,左室腔的内径、容积就越大,并且a EL-T与左室内径、容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发现LVEDD是a EL-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VFM技术可定性及定量分析保留射血分数的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舒张期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并有望为该疾病分级提供新参数。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恢复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mrEF)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并探索LVEF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201
目的:通过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 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 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评价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应用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实验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共纳入120名确诊为ACS并需要进
目的: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ransfusion dependent 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TD-NSAA)是指在未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有一项符合SAA,需依赖输注血制品的NSAA。国际AA指南推荐TD-NSAA进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的免疫抑制治疗。但其起效缓慢,易合并感染且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01月至2020年0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符合标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696例,根据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心耳血栓状态组(88例)和无左心耳血栓状态组(608例)。同时通过住院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房颤的类型(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房颤的持续时间,入院的血
目的:低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的一个亚型,其发病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Warburg效应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本实验通过在体研究,应用低氧和去势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探讨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是否通过HIF-1α信号通路,影响Warburg效应,进而减轻肺动脉高压。方法:选择42只6-8周的雌性SD大鼠,并随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和特点,分析AA克隆性造血与临床特征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91例AA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同时随访观察IST疗效。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91例初诊AA患者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61例成人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等,评估成人获得性PRCA患者对免疫抑制疗法,特别是环孢素A和/或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以进一步了解本病的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明确诊断为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通路,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有保护作用,但雌激素与乳酸代谢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相关联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研究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机制,探究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对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的作用通路,进而影响糖酵解代谢产物乳酸含量,为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7组(各组n=6):假手术+常氧组、假
第一部分采用256层螺旋CT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外膜脂肪正常参考值定量研究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测量正常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周脂肪体积、心外膜脂肪体积及不同位置心外膜脂肪厚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外膜脂肪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19-12至2020-12期间临床可疑心血管疾病或无症状体检者,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5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探讨D-二聚体在AAD预后及分型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重视、积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74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胸痛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个人史、实验室化验指标、临床分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