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程”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在理论上,微课程与核心素养结合的理论研究不多。在实践上,长期以来教师对于新兴的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方面存在困扰,微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流程,教学效果甚微。所以,论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研究不仅丰富微课程研究的理论,而且能帮助高中化学教师运用众多网络资源去解决平时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跟随科学系统的微课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水平。论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与“微课程”展开,在理论探索部分中,通过文献研究和微课程案例分析等,对国内外化学微课程开发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程设计框架结构,系统论述了化学微课程的类型、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与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学习任务为引导、核心素养提升为主线的设计思路。通过借鉴“ADDIE模式”,重新设计构建了化学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流程和微课程教学脚本模板,并对微课程教学环节进行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分析。在实践探索部分中,通过已选取的三个典型案例研究,设计了“物质及其变化”和“有机化合物”内容章节的三个详细完整的微课程,从课程类型、前期分析、脚本设计和素养发展方面详细说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对实习学校的教师访谈调查,学生的微课程学习情况调查、课后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将核心素养与高中化学微课程进行融合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而且帮助学生拓展学科思维,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最后,对设计的微课程流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论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微课程与核心素养开发的理论体系,为以后开发融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程提供参考,为一线教师开发化学微课程引领新风向。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抽象素养位于六大核心素养之首,而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可以更好地抓住数学的本质,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而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一直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数学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的综合性强,题型灵活且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山东省各市近五年中考数学真题的收集整理,发现每年有一半左右的真题试卷中都出现了最短路径问题,足见该问题的重要性。大多数的学生遇到最短路径问题无从下手,有畏难心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学生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习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新课标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这对物理习题教学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习题教学如何开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及思路,分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研究问题,编制了反映高中物理习题教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虽然学习兴趣的意义和作用被广为认同,但我国教育对兴趣的重视程度仍不理想,自高考改革后,物理选考的情况不容乐观。研究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打破新高考下物理选考的尴尬处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修订的科学教育相关性中文版问卷为研究工具,对聊城
初中是学生由具体形象逻辑思维向形式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数学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但是,受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的影响,导致概念学习只停留于表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概念。因此,本文开展基于变式教学法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探究,研究了初中概念教学课运用变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运用变式教学法解决初中数学概念课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与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要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开展化学教学评价,寻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探索并使用更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这对化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去设计化学课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教学形式不断涌现。2020年肆虐的新冠疫情,加快了混合式教学发展的步伐。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对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具体形式,确定了利用混合式教学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
高考是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最高规格的文化教育选拔性考试。化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部分一直是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化学高考的重要考点。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教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归纳法,以高考化学实验题为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抽象”活动主要是存在与概念形成阶段,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数学概念的教学与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抽象能力的发展。首先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和数学抽象素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构教学策略研究的基本框架。根据《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核心概念对构建生物学大概念和培养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作用。核心概念是生物学学科的核心,是对原理和理论的基本解释,对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及迁移应用生物学知识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深度学习重视学习者的理解性学习,能够主动地寻找多渠道获取新信息,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实现有效的迁移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组织生物学核心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