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限制大鼠不同食量结合游泳运动对其血糖、血脂的影响,间接地为人们科学的健身与科学的控制食量提供提出科学理论依据,同时为现代医学认为的“适当控制控食有助于身体健康”提供相对准确的科学控食量。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清洁级Westar大鼠48只,购买后按常规喂养,三天适应性饲养后称重,体重为190g-210g,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A组:自由饮食组;B组:按自由饮食组食量的80%进行喂养,简称80%控食组;C组:按自由饮食组食量的60%进行喂养,简称60%控食组;D组:按自由饮食组食量的80%进行喂养加30min游泳运动,简称80%控食运动组;E组:按自由饮食组食量的60%进行喂养加30min游泳运动,简称60%控食运动组;F组:自由饮食加30min游泳运动,简称自由饮食运动组,为对照组。各组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喂饲料和30min游泳运动,保证各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大鼠每天运动后应激水平相同,即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情况(即神态、毛色、食欲、游泳速度、动作协调性,出水和入水表现及恢复常态时间等)。8周后,将各组大鼠禁食12h,尾部静脉采血。测试血清中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所有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显著性差异为(P>0.05),高度显著性差异为(P<0.01)。结果:(1)8周实验后,与对照A组相比较,B组、C组、D组、E组、F组各组体重均低于A组,均有差异(P<0.05),说明控食、运动和控食加游泳运动结合均降低大鼠体重。(2)A组、B组、C组三组控食组,实验前后各组血糖没有差异性(P>0.05),8周实验后,各组之间血糖没有差异(P>0.05),但是B组、C组血糖低于A组血糖,说明控食有降低血糖的趋势。(3)A组、B组、C组三组控食组,实验8周后B组、C组总胆固醇无差异性(P>0.05),但是数值低于实验前,说明控食能够降低体内总胆固醇含量。B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实验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A组、C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实验前,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80%控食量有利于提高大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三组大鼠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实验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低密度脂蛋白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的甘油三酯与实验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与A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A组、F组两组运动组相比较,血糖虽然没有差异性,但是F组血糖低于A组,说明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血糖含量,但是影响不大。(5)A组、F组两组运动组相比较,血脂各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没有差异(P>0.05),运动组F组低密度脂蛋白有差异性(P<0.01)。(6)D组、E组、F组三组控食结合运动组,实验前后血糖没有差异(P>0.05),但是D组血糖明显低于实验前,说明80%控食量结合运动有益于血糖的降低,但是差异性不大。(7)D组、E组、F组三组控食结合运动组,三组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血脂指标,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但是实验后E、F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高于D组的含量,E、F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D组含量,说明80%控食量结合运动有益于大鼠血脂的调节。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控食、游泳运动以及控食加30min游泳三种方法对机体体重、血糖和血脂影响的模型,为相关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2)单纯控制控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鼠体重、总胆固醇量,控食、游泳运动和二者科学结合的锻炼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机体的瘦体重,但不同的控制量对机体脂肪的含量影响差异不大,其中80%正常饲料喂养加30min运动组效果较好,而单纯控食组或者运动组体重下降不多。(3)从总胆固醇实验结果可得,各组大鼠总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控食量和运动量的结合控制对大鼠总胆固醇的影响并不是很大。(4)控食、游泳运动和控食加30min游泳运动三种方式均有利于提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其效果不同,其中80%正常饲料喂养加30min运动组效果最为明显。(5)控食、游泳运动和控食加30min游泳运动三种方式均有利于提高大鼠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80%正常饲料喂养加30min运动组效果最为明显,较普通游泳或者单纯控食更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护血管的功效。(6)控食、游泳运动和控食加30min游泳运动三种方式都可以有助于提高血管弹性,有效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尤其80%正常饲料喂养加30min运动组效果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