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选用7±2日龄体重相近的PIC五元杂交系哺乳仔猪400头,用来研究植物活性肽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促生长机理。试验仔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四个组,每组包括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I、II、III、IV四个组日粮为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鱼粉、2%的血浆蛋白粉、2%的植物活性肽和4%的植物活性肽。试验从7日龄补饲开始到21日龄断奶结束。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的腹泻头数和死亡头数,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21日龄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体格中等的3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抗体水平等血液指标;仔猪经颈部放血后进行屠宰试验,分离出肝脏、脾脏、胰脏和胃等器官称重,并取部分胰脏和适量的胃和小肠中的食糜,用来测定胰脏、胃和小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同时取十二指肠中段、空肠前1/4处及回肠中段肠管样品3 cm左右用来研究植物活性肽对哺乳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另外取适量的大肠内容物,用于研究植物活性肽对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试验IV组最高(P<0.05),和试验II组相比,分别提高21.05%和15.69%,并且试验IV组的腹泻率和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②试验III、IV两组仔猪血清中血糖和血清总蛋白的浓度最高,和其它两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IV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P<0.05)。试验II、IV两组仔猪血清中的IgG的浓度最高,和I、III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试验IV组和I组相比,除了胃蛋白酶以外,其他消化酶的活性在胰脏、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差异均显著(P<0.05)。和II组相比,脂肪酶的活性在三个消化部位差异均显著(P<0.05),④试验IV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最高(P<0.05),但隐窝深度和其它三组相比差异不显著。⑤仔猪大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以试验III、IV两组最低(P<0.05),乳酸杆菌的数量以试验IV组最高(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