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rl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NRDS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肺炎症反应。激活的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组织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并在进展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rl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慢性肺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作为肺炎症反应早期重要的反应细胞之一所释放出的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NRDS发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PMN在NRDS的早期阶段被激活并且迁移到组织中,通过释放氧自由基和蛋白水解酶损伤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中性粒细胞溶酶体内多种蛋白酶中最主要的一种中性蛋白酶,最适底物是弹性蛋白,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弹性蛋白、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糖粘连蛋白),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水解支气管周围组织,损伤支气管纤毛及上皮细胞,破坏肺泡结构。因此当蛋白酶一抗蛋白酶系统失去平衡时,过量的游离弹性蛋白酶分泌使肺组织遭受到破坏和损伤。本研究通过检测NRDS患儿血清中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活性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α<,1>-AT、IL-8、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对NRDS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其病因、病程判断及预后评估开拓新的思维,同时为NRDS的抗蛋白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及观察指标(1)实验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5例,(诊断依据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制定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同期因生活能力低下寄养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5例。两组病例在胎龄、日龄、体重、性别、产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于生后12-24小时及生后72小时取静脉血3毫升,对照组于生后12-24小时取静脉血3毫升,均提取血清。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E的活性。应用Dietz法测定α<,1>-AT的活性。IL-8、TNF-α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 结果: 1、新生儿血清中NE、α<,1>-AT活性比较: 1.1、NE活性:NRDS组患儿生后12-24h及72h血清中NE活性分别为(1.178±0.279)nM(1.449±0.344)n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08±0.163)nM(P均<0.05),且生后72hNRDS组患儿血清中NE活性明显高于生后12-24h血清中的活性(P<0.05)。 1.2、α<,1>-AT活性:NRDS组患儿生后12-24h及72h血清中α<,1>-AT活性分别为(0.280±0.03)U/ml(0.260±0.03)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343±0.02)U/ml (P均<0.05),且生后72h NRDS组患儿血清中α<,1>-AT活性低于生后12-24h血清中的活性(P<0.05)。 1.3、NE活性与α<,1>-AT活性相关性分析:生后12-24h NRDS患儿NE活性与α<,1>-AT活性呈负相关(r=-0.885,P<0.05)。 2、血清中炎性介质的比较。 2.1、IL-8含量:NRDS组患儿生后12-24h及72h血清中IL-8含量分别为(0.552±0.159)ng/ml(0.6707±0.185)ng/ml均高于对照组(0.426±0.159)ng/ml(P<0.05,P<0.05),且生后72h NRDS组患儿血清中IL-8含量高于生后12-24h血清中的活性(P<0.05)。 2.2、TNF-α的含量:NRDS组患儿生后12-24h及72h血清中TNF-α的含量分别为(0.772±0.254)ng/ml(0.903±0.27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92±0.206)ng/ml(P<0.05,P<0.05),且生后72h NRDS组患儿血清中TNF-α的含量高于生后12-24h血清中的活性(P<0.05)。 2.3、lL-8的含量与NE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生后12-24h患儿IL-8的含量与NE活性呈正相关(r=0.814,P<0.05)。 结论: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中NE活性及IL-8、TNF-α的含量增高表明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存在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反应。而NE在NRDS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E活性增高,α<,1>-AT活性降低,表明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存在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NE活性及α<,1>-AT活性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的表达不同,揭示二者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程有一定关系。 4.抑制NE活性,可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破坏,对NRDS的治疗、病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济南市高苯丙氨酸血症发病率调查 目的:对济南市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了解济南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发病率,以及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目的:分析影响非糖尿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FGF21水平的相关因素;探讨血清FGF21水平与非糖尿病CAPD患者左心室肥厚、血脂、微炎症状态等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血
目的: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代谢及生育;GC在应激情况下(高皮质醇)调节代谢并抑制生育。既往研究表现在雌性小鼠,瘦素首先作用在GABA神经元,传递抑制性递质到ki
目的: ①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②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和B7-1/B7-2比率及血清高敏C
目的:通过凝胶层析法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rie glycol PEG)沉淀法两个样品预处理程序实验比较,确定PEG沉淀预处理再行电化学发光检测在筛检巨催乳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