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效率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有着总量比较充足的能源资源总量,但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以化石能源不可逆的巨大损耗为代价的。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并且在利用过程中采取粗放型的方式,这严重地阻碍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能源安全造成较大程度的威胁。而低碳经济具有污染低、能耗低和排放低的特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长久平稳发展的最佳路径。能源经济受到能源和经济结构改变的影响程度可通过能源效率和能源强度这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其中能源效率是基于要素供给对一定能源投入量反映出的经济产出的影响作用大小的情况进行描述的。本文从能源效率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中国1985-2010年单位能耗、人均GDP、总人口与CO2排放量的数据进行低碳经济与能源效率的关联性分析,从而证明能源效率影响着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最佳切入点。其次,在梳理不同能源效率定义及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进行全国29个省的区域能源效率分析和节能潜力分析,从而科学、全面认识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发展方向和速度,并从技术进步、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制度因素五个方面进行进行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角度指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分期路径、总体路径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大量的经验事例和学术研究,政治与金融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已被广泛接受。从政治地理角度进行金融研究是近年来对政治和金融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国外学者对此已进行了尝试,但国内
自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资本结构问题便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此后,许多学者根据经济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放松MM理论的假设条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
上世纪80年代,以中国银行收购澳门大丰银行为标志,中国商业银行就开始展开海外并购的活动。但是在21世纪前,国内商业银行进行海外并购存在并购目标区域单一,并购案例数量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选取万德数据库2013年6月30日统计的QFII重仓持股的107家上市公司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QFII持股比例为研究样本,用能够更加完善地反应股票内在价值的经国
在短短6年内数目增长到95只、规模近400亿,分级基金因其创新性的结构化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风险接受程度投资者的需求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对分级基金的研究并不多,投资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