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工艺富集低浓度煤层气实验研究及过程模拟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低碳资源,储量丰富,但受地质因素复杂和开采技术尚未突破的限制,使其浓度低利用受限,并且直接排空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因此需要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分离技术来实现低浓度煤层气的富集回收。变压吸附(PSA)工艺可以对常态的气体进行分离,能耗低,操作简单,在多种气体分离工况下表现出较大的竞争优势,并且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甲烷富集脱氮工艺过程进行研究,以指导低浓度煤层气富集回收工艺过程设计。PSA分离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吸附剂,而低浓度煤层气(CH4浓度小于30%)中的主要成分CH4和N2均为非极性气体,其动力学直径相似(CH4为3.8nm,N2为3.64nm),且都没有偶极矩为非极性气体,使得开发对其具有良好分离性能的吸附剂变的十分困难。
  本课题组在多年针对吸附分离CH4/N2的研究中,找到一种沸石材料,Silicalite-1吸附剂,其具有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尤其是对CH4/N2有着优异的分离性能。本文对大批量(公斤级)合成的Silicalite-1粉末样品进行了粘结成型,并对成型前后的样品用XRD,SEM,77K氮气吸附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颗粒和粉末样品分别对CH4和N2的静态吸附量,研究了成型前后样品的平衡分离性能,颗粒与粉末样品在5bar下对CH4的吸附量分别为35.8和36.5cm3/g,IAST计算得到CH4/N2的吸附选择性分别为4.1和4.0,结果表明粘结方法对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没有影响。通过穿透实验对颗粒样品的动态分离性能进行评价,对不用进料浓度混合气进行分离,不同浓度下的动态分离选择性均高于3.0,表明该吸附剂完全可以适用于CH4/N2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使用自主设计并搭建的变压吸附分离平台上对Silicalite-1颗粒样品的工业使用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多次的循环操作得到了CH4的富集浓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对20%CH4浓度的富集结果为40%,30%CH4浓度的富集结果为50%,富集效果明显,降低了CH4浓度对煤层气利用的限制。建立了总传质阻力模型的一维吸附床数学模型,用以研究在吸附分离过程中CH4在吸附剂表面的负载以及脱除,PSA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良好吻合性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在模拟过程中找到原始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并开发了新的工艺流程来提升分离性能指标,20%和30%的CH4浓度的富集结果分别提升到45%和57%,且回收率仍然高于80%。
  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表面基团使得该材料对多种混合气体都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作为一种特殊的MOFs材料,具有类沸石结构,结构中的咪唑酯基团有利于CH4的吸附。基于该研究,探索了具有六元环的ZIF-8,ZIF-90和SIM-1(ZIF-94)材料以及八元环结构的ZIF-93材料对于CH4/N2的分离性能研究。静态吸附量测试结果显示5bar下SIM-1(ZIF-94)材料的CH4吸附量,为51.8cm3/g远高于ZIF-8(29.7cm3/g),ZIF-90(34.5cm3/g)和ZIF-93(31.3cm3/g)。SIM-1(ZIF-94)材料的CH4/N2静态吸附选择性高达6.6,高于Silicalite-1。使用压片造粒的方法得到吸附剂颗粒,并通过穿透分离实验探讨了上述四种材料的CH4/N2动态吸附分离选择性,SIM-1(ZIF-94)的CH4/N2动态吸附分离选择性为3.46,ZIF-8,ZIF-90和ZIF-93分别为1.33,1.75和1.45。进一步地,使用模拟的方法对比了SIM-1(ZIF-94)材料和ZIF-8材料在变压吸附工艺中的应用,模拟结果表明,SIM-1(ZIF-94)对于CH4的富集成效显著,可以将CH4浓度从20%和30%提升到50%和61%。相较于Silicalite-1,SIM-1(ZIF-94)材料的CH4/N2分离性能要更具有优势,相同体积下,SIM-1(ZIF-94)材料对原料气的处理效率也更高。
其他文献
图计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和信息网络中均有大量应用。由于图结构的不确定性、幂律分布以及复杂依赖关系等特性,图计算在使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通用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上的处理效率远未达到理想水平。一方面,由于图的不规则性,导致内存访问的时间过长进而引发流水线插槽无法正常地回退,后续的指令无法正常进入流水线插槽执行。因此,每
学位
由于某些突发事件,例如社交网络上的热门新闻或特价商品销售,而产生的突发流量可能会导致后端服务器严重的负载不均衡问题。迁移热数据作为实现负载均衡的标准方法,在处理这种意外的负载不平衡时遇到了挑战,因为迁移数据会进一步降低已经过载的服务器的处理速度。  网络功能虚拟化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灵活地将网络功能以软件的方式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上。PostMan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设计,作为热数据迁移的替代方法,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从小型初创企业到行业巨头都选择将业务部署到公有云平台上。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了数据中心为附近用户提供低时延的资源租赁服务。在这些跨域集群上部署的服务不断产生大量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对于公司或组织作出各类决策具有极高价值,这类横跨多个跨域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分析的作业称为跨域数据处理。如何高效、低成本、及时地开展跨域数据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跨域数据处理中的主要问
在目前国内的建筑理论的现行认识中,对于巴洛克建筑的梳理、解释、定位等问题尚处于一个较为边缘状况下①。对于波洛米尼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综合性视角下的建筑理论研究数量稀少,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发问与探究。  本文叙述的前提在于对这一时期的整体观察:即观察到这是一个重新定义的时代,各个行业与概念在进行着自己范围与边界的重新划定,这意味着旧有的边界被打开,相互之间范围的被重新确定。特别是
追本溯源,韧性(Resilience)是物理学领域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将韧性概念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21世纪初期,韧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被提出,随后,对国家韧性、社区韧性、工程系统韧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发展至今。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编撰系列丛书,详细阐述灾害韧弹性概念。目前对工程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范畴包括建筑结
学位
循环荷载作用下含水层水动力过程的物理机制解释是当前地震地下流体研究和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核心问题在于含水层孔压积累和消散的定量计算模型的完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然而由于缺少场地条件下含水层内部观测数据,含水层孔压变化很难直接观测。封闭良好的承压水井能灵敏地反映含水层内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因此利用承压井水位波动反映含水层孔压积累和消散过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这一研究工作既能一定程度
轴流式机组广泛应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其电站厂房型式通常采用河床式。厂房横缝止水在防止缝间渗水、保证适用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对厂房各部位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空腔尺寸偏大的轴流式机组厂房而言,止水布设方案对其各方面影响更为敏感。目前针对水电站厂房坝段横缝止水没有统一的布置方式和规范,尚不清楚止水布设对厂房结构的具体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甚少,设计中通常根据工程经验来确定
学位
堰塞体多为松散堆积体,具有级配宽、结构不均匀、较易侵蚀的特点,其堵塞形成的堰塞湖一旦溃决,对下游的灾害无法预估。因此建立合理的堰塞湖溃决洪水分析模型,对减少因堰塞湖溃决带来的灾害及挽救下游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00年4月9日20时05分,位于东经94°53′、北纬30°14′的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札木弄沟发生山体滑坡,形成了有文献记录以来最大的堰塞湖。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梯级水
学位
中美新能源技术研发(山西)公司开发的“粉煤快速加氢制备合成油技术”是通过对煤进行高温、高压、快速加氢热解制油的新型煤制油技术,该技术焦油产率大于20%,被称为第三代煤制油技术。高温、高压快速加氢热解残渣粒度小、质轻,是一种良好的气化制氢原材料,本文以高温、高压、快速加氢热解残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床、热重、XRD、Raman、XPS等技术研究残渣的结构及CO2气化反应性,并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小型气
近年来,NO_x排放的法规越来越严格,石油在加氢精制过程中,微量氮化物的存在对油品的催化加氢脱硫反应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要实现深度脱硫必须先脱除石油中的氮化物,因此,加氢脱氮(HDN)就成为现代石油炼制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开发高效的加氢脱氮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完全液相技术制备了NiMoAl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热处理方式、活性组分的添加方式以及硼、硅助剂改性对NiM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