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措施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并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不仅要品种优良、营养丰富、风味和口感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拒绝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卫生和安全性方面,人们关注食品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等问题。但是近些年,由于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兽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当前我们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生活质量。当前,随着“毒奶粉”、“毒蘑菇”、“瘦肉精”等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在设定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安全认证、严格检测检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全力避免影响人民健康生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徽、福建、江苏等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当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措并举,持之以恒。本文以凤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对比等手段,探索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对策建议,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如何在农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既满足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又能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个难题,因此该课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内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潜在安全隐患逐步显现,加之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国防动员系统应对多
目的研究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
目的:通过对常见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FGIDs)的有效方剂及其常用理气药的筛选、统计、综合分析,总结理气药在FGIDs中的应用特点及规律。方法:
目的研究并观察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前庭型偏头痛患者,依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氟桂利嗪治疗,对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与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那么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又是
语言濒危现象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并日趋严重,保护语言,特别是保护弱势的少数民族语言受到广泛关注。因纽特人在加拿大三个原住居民群体中人口最少,但各种语言保护措施共同作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它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不断发展。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系统地分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要点,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