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A股市场有效性变化。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有效性的高低强弱。如果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则市场为有效率的市场。有效市场理论可以用来判断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只有金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市场竞争才能达到均衡,资源的配置才能有效率。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上的金融资源可以合理的在所有的投资者之间得到配置,并且金融产品的价格能够准确的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投资者可以根据金融产品的价格寻找到其内在的投资价值。
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对整个金融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期权定价模型(OPT)以及股票价格形成机制都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设建立起来的。在实践中,有效市场理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市场决定着什么样的投资和分析方法。如果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那么技术分析对投资者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中所包含的所有历史信息,例如证券的价格、交易量、卖空金额,融资金融等,任何投资者都不能利用过去的信息制定投资策略进行证券买卖而获取异常收益。
本文中我们首先将信息划分为“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并且根据信息划分的不同,对应的将证券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中所包含的所有历史信息,如证券的价格、交易量等。半强有效证券市场是指证券价格不仅能够体现历史的价格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有效信息,该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所应出所有已公开的信息。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价格不仅已经充分反应了所有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而且还反映了未公开的内部信息。
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现阶段研究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性。对中外学者关于市场有效性的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学者近期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中国的证券市场,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的证券市场。第三章是对市场有效性的理论介绍。引入市场有效性的定义,介绍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接着介绍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分类。第四章首先介绍以往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前人在实证研究中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选用适合于本文写作的实证模型ARMA过程来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是论文结论和研究建议。
本文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ARMA过程的实证检验,并且得出结论: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市场。但是,从实证结论可以看出是在不断的向弱式有效趋近,并且已经接近弱式有效。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对于有效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合理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