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对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montelukast,Mont)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所致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肺湿/干重比(W/D)、核因子KB(NF-KBp65)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实验方法:   8周龄清洁级SD大鼠共104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克,随机分为3组:PQ中毒组(40只)、孟鲁司特治疗组(40只)、对照组(24只)。PQ中毒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用百草枯20mg/kg腹腔注射,一次性染毒;孟鲁司特治疗组于染毒后2h开始,给予孟鲁司特50mg/kg灌胃,1次/d,至处死前;PQ中毒组和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至处死前。分别在不同处理后第1、3、5、7d时随机处死大鼠(PQ中毒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对照组每个时间点6只)。观察肺组织中SOD、MDA、肺湿/干重比(W/D)、NF-KBp65含量和血清TNF-α含量,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实验结果:   (1)实验动物存活情况:PQ中毒组第1、3、5、7d分别死亡3、7、6、4只大鼠;孟鲁司特治疗组第1、3、5、7d分别死亡4、6、5、4只大鼠;对照组第1、3、5、7d均无大鼠死亡。   (2)肺组织SOD含量变化:PQ中毒组肺SOD含量在第1、3、5、7d时呈逐渐下降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孟鲁司特治疗组在第5d、7d时均高于PQ中毒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肺组织MDA含量变化:PQ中毒组肺MDA含量在第1、3、5、7d时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孟鲁司特治疗组肺MDA含量在第3d、5d、7d时均明显低于PQ中毒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4)肺组织湿/干重比(W/D):PQ中毒组肺W/D在1、3、5、7d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孟鲁司特治疗组与PQ中毒组同时间点比较,肺W/D均有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5)肺组织NF-KBp65含量变化:PQ中毒组肺NF-KBp65表达在1、3、5、7d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孟鲁司特治疗组肺组织NF-KBp65的表达在3d、5d、7d时均低于PQ中毒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血清TNF-α含量变化:PQ中毒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逐渐增高,在3d时达高峰,在5d、7d时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d、5d、7d时,孟鲁司特治疗组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PQ中毒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7)肺组织光镜观察(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肺泡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PQ中毒组大鼠(1、3、5、7d)可见肺淤血,主要是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且可见肺泡腔内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孟鲁司特治疗组大鼠(1、3、5、7d)可见局灶性肺泡腔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较正常。   (8)肺组织电镜观察:对照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PQ中毒组大鼠1、3、5、7d出现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内板层小体减少,并可见空泡(板层小体内容物排空),肺泡腔出血,进而出现Ⅰ型、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且有渗出液;孟鲁司特治疗组大鼠1、3、5、7d均见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排空减轻,肺泡腔内轻度出血、渗出。   结论:   1、孟鲁司特在百草枯中毒1、3、5、7d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   2、孟鲁司特可明显抑制百草枯诱导的大鼠肺组织MDA的高表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平衡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状态,该作用可能是孟鲁司特在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3、百草枯诱导的大鼠肺组织NF-KB和血清中TNF-α的表达明显增高,本研究证明孟鲁司特对其高表达存在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前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颈动脉狭窄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在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为颈动脉狭窄。供血动
目的:回顾分析近2年来我院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病例,总结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同时探讨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的影像学差异。  方法:对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8
目的:   本实验Western blot检测PRXⅢ蛋白在人卵巢癌敏感细胞系及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和Western blot测定紫杉醇作用下两种卵巢癌细胞
目的:通过对临床已确诊COPD患者的肺功能分级标准,对病人CR低剂量摄影,研究是哪种级别或程度的病人具有病变遗漏而导致假性正常化现象,并对于此类情况的一般规律及预防的可行性进
目的:   胆管癌是较常见的肝胆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胆管癌临床上起病隐匿,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属晚
目的:STAT1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细胞反应,是连接各种膜受体和效应器之间的信号转导途径。它主要是调节细胞的增值、分化、凋亡。在哮喘的发病中JAK/STAT信号通
一、有共同的精神追求  名校从校长到广大师生都有着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理想与价值追求,长期积淀就形成了学校的精神之魂。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人,精神上的独立和不断丰富、发展是教育追求的至高境界。校长摈弃了机械管理,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教师抛掉了匠者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便给学校注入了精神和灵魂的力量,校园就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以人为本”就真正得以体现(核心是以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超声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微
目的:CD44v6是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之一,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突破点。本研究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 HCT116中CD44v6的表达水平,以131I标记CD44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