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锚固基团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流变性及其温度敏感性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对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需的功能特点也日趋多样化。其中,流变性能是决定水泥基材料施工质量以及耐久性的一个关键指标。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与浆体内部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减水剂锚固基团、掺量、温度以及施工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锚固基团与掺量的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并从微观方面着手研究其作用机理。
  首先,选用了带有羧基、磺酸基、胺基与硅烷等四种锚固基团的减水剂分子,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制备了不同减水剂掺量的新拌水泥浆体;分别测定了水泥浆体的扩展度、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随减水剂锚固基团、掺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光学微流变仪测试了不同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的弹性指数、粘度指数、固液平衡值、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等粘弹性参数的影响;其次,采用MorphologiG3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了不同减水剂锚固基团、掺量以及环境温度下新拌水泥浆体的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浆体微结构与宏观流动性的关联;之后,通过测试减水剂的吸附量及其对水泥水化放热的影响,探究并明确了不同温度下不同减水剂的吸附行为以及减水剂对水泥水化放热速率的作用机理,从微结构角度建立了吸附、水化、流变的内在关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新拌水泥浆体的初始扩展度随减水剂的加入先增大而后保持恒定;减水剂中锚固基团的作用效果为:羧基>硅烷>磺酸基>胺基,即减水剂中羧基含量越高,初始扩展度的增幅越显著,达到最大扩展度所需的临界掺量越低。初始扩展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高减水剂掺量或高羧基含量的减水剂会显著削弱浆体初始扩展度的温度敏感性,即初始扩展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初始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的变化规律与初始扩展度的变化规律完全相符。
  (2)新拌浆体的流动保持性随减水剂的加入逐渐增强,当达到临界掺量后保持不变;减水剂中锚固基团的作用效果为:羧基>硅烷>磺酸基>胺基;浆体的流动保持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高减水剂掺量或高羧基含量的减水剂会显著削弱浆体流动保持性的温度敏感性。大部分情况下,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增长幅度随减水剂的加入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减水剂掺量越高或羧基含量越高,增长幅度及其温度敏感性越低。
  (3)弹性指数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前期弹性指数增速较快,后期弹性指数的增速变缓;随着时间增加浆体的固液平衡值不断减小,直至接近或等于0,在前期固液平衡值相对稳定,变化幅度不大,而在后期固液平衡值快速的减小;浆体的宏观粘度指数随着时间增加,先稳定增长,再快速增加,最后缓慢增长;对比不同减水剂掺量下的浆体宏观粘度指数,掺量越高,浆体的宏观粘度指数增长愈加缓慢,反之较快;随着温度的升高弹性指数增加,而且温度越高弹性指数达到稳定值的时间越短,掺量高的时候水泥浆体弹性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较为显著,达到稳定值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即减水剂掺量高的时候水泥浆体的弹性指数温度敏感性较强。
  (4)减水剂掺量较大且羧基含量高的时候,对水泥水化进程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温度升高能够缩短水泥水化诱导期和提高水泥水化的最大放热速率;减水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量随掺量增加而增大;掺量低时增长速率较快,掺量高时增长缓慢;随着羧基含量增加,水泥水化速率的峰值依次降低,达到峰值需要的时间依次增加,水泥水化诱导期依次延长;羧基含量的增加,使得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增大,对水泥水化的抑制增强。在减水剂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水化放热速率的峰值降低,水化诱导期延长。
  (5)新拌水泥浆体的显微结构表明,减水剂的加入能够改变水泥浆体中絮凝结构的尺寸,释放一定量的自由水,进而影响浆体的流变性能和水泥水化进程。随着减水剂中羧基含量的增加,5min和60min的水泥浆体的分散程度增加,大尺寸絮凝结构减小;掺入高羧基含量的减水剂时,絮凝结构尺寸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增长,即絮凝结构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尺寸絮凝结构增多,小尺寸絮凝结构减少,而且在60min时,新拌浆体中的絮凝结构的尺寸随温度显著增加。
其他文献
煤直接液化(DCL)技术是将煤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洁净煤技术。为提高液化过程高附加值产物含量,需解决液化过程中裂解、加氢速率不匹配问题,因此对裂解速率、加氢速率的准确、定量描述十分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已有Fe_7S_8催化剂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焙烧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单斜和六方两种晶系Fe_7S_8,并比较了二者催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优化了催化剂制备工艺;然后根据煤中共价键类型及键能选择了
天然气作为三大化石能源之一,其储量丰富,燃烧后能产生高热值而且污染物少。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寻找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方法。将甲烷和二氧化碳共活化转化合成乙酸是环境友好、100%原子经济的反应,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金属Pd、Cu和Co为催化CH_4-CO_2合成乙酸的活性组分,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P
学位
我国现在和未来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于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其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与重要工业原料的事实可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中国构建未来能源体系至关重要。煤气化是煤炭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煤中硫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以硫化氢为主的气态硫化物,硫化氢可腐蚀设备和管道、毒化催化剂、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为此粗煤气利用前需将硫化氢脱除
学位
油气集输过程中广泛存在CO2腐蚀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模拟了CO2腐蚀环境,具体研究油气田生产系统中地面管线钢的CO2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和CO2腐蚀行为,以期为油气田CO2腐蚀与防护工作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本文首先采用室内挂片失重法,并辅以宏观和微观照片对影响管线钢的各种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温度、Cl-离子、CO2分压等对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影响规律。其次应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电化
随着天然气生产规模的扩大,产水气井逐年增多,有水气藏的开发对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靖边气田下古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本文围绕南二区马五l+2气藏开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相对富水区分布规律和气藏工程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对南二区内生产井进行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分析认识,结合气藏工程研究,提出地层水的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
学位
马井气田蓬二气藏属于背斜构造背景下的构造一岩性复合圈闭气藏类型,由5套含气砂体、3个工业性气层组成,主要产出优质天然气,极低含量的凝析油和少量残余地层水,属封闭性良好的弹性气驱气藏类型。蓬二气藏的储集层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有利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其储集性优劣与沉积微相类型密切相关;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间(内)溶孔及少量晶间微孔;影响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的
学位
低孔渗致密碎屑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储渗性能差,储量动用程度低,规模开采难度大的特点。论文以JS低渗难采油藏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油藏工程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点线面”的裂缝识别和预测技术、储层测井参数评价技术、油藏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描述技术、储量综合评价技术、静态地质模型和动态预测模型相结合等
我国的铁路正不断地高速发展,尽管高速铁路覆盖率越来越广,但是既有线线路仍然在我国铁路运营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CTCS-1级列控系统的研究对于优化既有线铁路运营质量和提高列车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列控系统可以分为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C1列控系统并未正式投入运营线路使用,其仍然具有许多需要解决和可挖掘的研究内容。CTCS-1级列控系统是适用于列车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下的新建或改造线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