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特点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人群和不同时期的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的CD4~+IL17~+T细胞(T helper 17,Th17)的表达频率、IL-17浓度,分析Th17在HBV-ACLF患者中的特点;通过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Th17频率变化,研究Th17与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的关系、与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初步分析感染对HBV-ACLF外周血中的Th17影响和病情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合并细菌、真菌等感染的不同阶段的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8例,健康对照2 3例的外周血,分别检测上述不同人群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血浆中的IL-17水平,肝脏组织IL-17原位表达情况,各组间进行比较。检测HBV-ACLF不同分期(早、中、晚)的Th17频率、血浆中的IL-17浓度比较;对上述48例ACLF患者进行随访,连续检测外周血中Th17频率,调查相关临床资料。检测病程中合并感染的另外HBV-ACLF12例患者感染前、感染高峰、感染控制后的外周血Th17频率变化。结果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频率较慢性乙肝患者(5.1 3%±1.84%:4.07%±1.26%,P=0.00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1 3%±1.84%:3.08%±1.1%,P=0.000)、健康对照(5.13%±1.84%:2.45%±0.71%,P=0.003)均明显升高。外周血血浆中IL-17浓度较慢性乙肝(304.13±8 3.01pg/ml:245.17±108.89 pg/ml,P=0.000)、失代偿期肝硬化组(304.13±83.01pg/ml:158.53±28.16 pg/ml,P=0.000)、健康对照(304.13±83.01pg/ml:63.01±12.99 pg/ml,P=0.000)明显升高。肝内IL-17原位表达均较慢性乙肝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高。HBV-ACLF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较早期高(6.97%±2.75%:4.2%±0.9 3%,P=0.001)、中期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较早期高(5.58±1.83:4.2%±0.9 3%,P=0.009);晚期、中期、早期分别与恢复期比较(3.4%±1.36%)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3,0.001,0.039)。HBV-ACLF患者入院时的Th17频率与预后正相关(P=0.028,<0.05,R=0.317)。HBV-ACLF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浓度较中期(358±20 pg/ml:306±48 pg/ml,P=0.000)、早期(358±20 pg/ml:278±26 pg/ml,P=0.000)均明显升高。中期较早期升高(306±48.22 pg/ml:278±46 pg/ml,P=0.000)。晚、中、早期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均较恢复期(99.73±84.25 pg/ml)患者高(P均为0.000)。生存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Th17频率低于非生存组(3.58%±1.48%:5.17%±2.13%,P=0.028)。生存组患者外周血Th17频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非生存组Th17频率呈升高趋势,入院2周与入院时外周血Th17的变化与患者预后正相关(P=0.00,R=0.641)。感染导致外周血Th17频率增加,感染控制后外周血Th17频率下降,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结论HBV-ACLF患者体内的Th17、IL-17表达增加,不同阶段HBV-ACLF患者Th17、IL-17表达不同,与病情相符;入院时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高可能预后差,Th17频率低可能预后较好;Th17频率动态下降预后好,升高预后差。感染可能造成免疫损伤加重,进一步加重病情。Th17可作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一种免疫学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应用和数据挖掘成为新闻发展的热点。数据新闻作为数据技术与新闻理念的结晶,受到我国传媒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媒体已纷纷对数据新闻展开实践,并且取
(2)压缩机组压缩机组连接在阀组与储气罐之间,其中含有以下部件:1个单缸往复式压缩机,通过RDU中的继电器供电2个换向阀,通过专用3引脚插头进行控制。这些滑阀可以让压缩机以
通过对我国政府以及社会治理概念的总结,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开展合作化社会治理的意义,结合当前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分析政府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是治理理念落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具有物性差、存在微裂缝、较难建立有效注采系统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微裂缝对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规律,认清影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的关键控制因素,是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覆冰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存在忽略地形因子、权重取值人为主观因素较大等缺陷,以保证所考虑风险因子完整性为前提,综合考虑坡度、粗糙度、高程、气温、相对湿度
泛素蛋白水解酶途径通过特异性的泛素化修饰与靶蛋白的精细结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降解起了关键作用,参与了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翻译后修饰,细胞代
研究流体对岩石声电特性的影响,对了解开采过程中岩石物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岩心气驱水试验来探究页岩失水过程中的超声波速度、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渐进性病理改变。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胶原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中起到机械支撑及电气连接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本体劣化,可能导致断串、绝缘失效等严重故障,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绝缘子串的空间电场曲线能够反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