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人群和不同时期的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的CD4~+IL17~+T细胞(T helper 17,Th17)的表达频率、IL-17浓度,分析Th17在HBV-ACLF患者中的特点;通过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Th17频率变化,研究Th17与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的关系、与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初步分析感染对HBV-ACLF外周血中的Th17影响和病情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合并细菌、真菌等感染的不同阶段的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8例,健康对照2 3例的外周血,分别检测上述不同人群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血浆中的IL-17水平,肝脏组织IL-17原位表达情况,各组间进行比较。检测HBV-ACLF不同分期(早、中、晚)的Th17频率、血浆中的IL-17浓度比较;对上述48例ACLF患者进行随访,连续检测外周血中Th17频率,调查相关临床资料。检测病程中合并感染的另外HBV-ACLF12例患者感染前、感染高峰、感染控制后的外周血Th17频率变化。结果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频率较慢性乙肝患者(5.1 3%±1.84%:4.07%±1.26%,P=0.00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1 3%±1.84%:3.08%±1.1%,P=0.000)、健康对照(5.13%±1.84%:2.45%±0.71%,P=0.003)均明显升高。外周血血浆中IL-17浓度较慢性乙肝(304.13±8 3.01pg/ml:245.17±108.89 pg/ml,P=0.000)、失代偿期肝硬化组(304.13±83.01pg/ml:158.53±28.16 pg/ml,P=0.000)、健康对照(304.13±83.01pg/ml:63.01±12.99 pg/ml,P=0.000)明显升高。肝内IL-17原位表达均较慢性乙肝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高。HBV-ACLF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较早期高(6.97%±2.75%:4.2%±0.9 3%,P=0.001)、中期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较早期高(5.58±1.83:4.2%±0.9 3%,P=0.009);晚期、中期、早期分别与恢复期比较(3.4%±1.36%)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3,0.001,0.039)。HBV-ACLF患者入院时的Th17频率与预后正相关(P=0.028,<0.05,R=0.317)。HBV-ACLF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浓度较中期(358±20 pg/ml:306±48 pg/ml,P=0.000)、早期(358±20 pg/ml:278±26 pg/ml,P=0.000)均明显升高。中期较早期升高(306±48.22 pg/ml:278±46 pg/ml,P=0.000)。晚、中、早期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均较恢复期(99.73±84.25 pg/ml)患者高(P均为0.000)。生存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Th17频率低于非生存组(3.58%±1.48%:5.17%±2.13%,P=0.028)。生存组患者外周血Th17频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非生存组Th17频率呈升高趋势,入院2周与入院时外周血Th17的变化与患者预后正相关(P=0.00,R=0.641)。感染导致外周血Th17频率增加,感染控制后外周血Th17频率下降,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结论HBV-ACLF患者体内的Th17、IL-17表达增加,不同阶段HBV-ACLF患者Th17、IL-17表达不同,与病情相符;入院时患者外周血中的Th17频率高可能预后差,Th17频率低可能预后较好;Th17频率动态下降预后好,升高预后差。感染可能造成免疫损伤加重,进一步加重病情。Th17可作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一种免疫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