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保护智力创造成果的现代重要制度,从其产生至今,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而从传统法学理论上来讲,尚没有一项法律制度像知识产权制度这样富有争议。这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用二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一些国家几百年所走的路。然而,伴随着法律完善进程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上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为什么与其他法律相比,知识产权法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如此的阻力?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着中国知识产权法的运行?本文试图运用法律内化的理论,让基于西方文化产生的知识产权制度更好地在我国融合、发展,以期提升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实效。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历史两次大规模的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移植,从社会关于知识产权的争论将话题引发到知识产权法律内化上来。指出要想提升中国知识产权法的运行实效,就离不开对法律内化的考察。第二部分旨在阐述知识产权法律内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本部分论述了法律内化的内涵、过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特殊性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内化的特殊性,关注知识产权法律内化的深远意义。第三部分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发展历史,结合实际分析当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运行状况,得出了中国不可能自发诞生知识产权法的判断结论,并且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阻碍通过移植建立的知识产权法内化的主要障碍。第四部分以实证分析为主探讨了日韩知识产权法律内化的具体经验。指出日韩内化知识产权法律的目标是要在国内形成一种社会环境,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而这正是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过程。第五部分力图探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内化的实现途径。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即培养良好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具体包括:培养创新文化;培养竞争文化;培养全面的权利观念;拒斥权力崇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