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具有清洁、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随其事故不断出现,核电站安全成为世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明确要求必须将安全与应急管理作为核电项目第一要务来抓。论文选题来源于作者从事为核电信息化和应急管理服务的公司实践,研究了某核事故背景下的厂内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这对核电站应急管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论文通过文献、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实际和相关的理论方法调研,综合应用专家评审、需求分析、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了基于过程的厂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2)论文研究建立了基于三个过程,多层的核电站厂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论文研究建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核电站厂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G公司,并对G公司厂内核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建议。通过论述,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以G公司失去厂内电源这一突发事件为背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以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应急管理能力(三阶段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这三个阶段的评价进行了整体应急能力的评价。针对评价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数据和理论,分析了影响各阶段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以及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是G公司事前和事中管理的评价等级为“良好”,事后管理的评价等级为“合格”,而整体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等级为“合格”。说明G公司通过深入开展日常核安全管理以及不断的技术革新,目前已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应对厂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G公司也要深入分析和思考在评价过程中,专家对其事中管理过程中的个别环节提出的不满意的评价隶属度,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不断改进不足,确保其应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厂内核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这样的在多属性决策基础上开展综合评价的研究问题上,选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有其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