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优化部署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分布式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通过多跳、自组织进行通信,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监测外部世界的传感器。WSN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近十年来,WSN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节点部署是WSN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合理的网络节点部署算法有助于减少网络节点冗余、提高网络覆盖率、均衡节点能耗。节点部署问题就是在指定的监测区域内,根据特定的要求来布置传感器节点。但监测区域有可能会是恶劣环境,使得无法更换传感器节点或给节点充电,这给节点部署带来极大的技术挑战。论文针对WSN节点部署算法展开研究。全文安排如下: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WSN网络基本概念,包括其体系结构、网络特点、网络应用;第3章分析了目前使用的虚拟力算法特点和应用环境,针对其存在的缺点和应用局限性进行了相关改进,提出一种适合WSN网络部署的改进虚拟力算法(WVFA);第4章对提出的改进虚拟力算法进行性能仿真与分析;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3、4章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第3章中,为了实现无缝覆盖,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的WSN节点部署算法,该算法不仅研究区域最优覆盖,还考虑移动节点的能耗问题。针对区域内部覆盖,首先将节点间虚拟力的作用范围缩小到通信范围内,然后从无缝覆盖的角度出发确定节点间产生作用力的阈值;对于边界覆盖问题,由节点在边界处覆盖冗余最小时确定节点到边界的最短距离。这样使得所有节点受力数目减小,易于所有节点达到受力平衡状态,实现最优覆盖。此外,所有节点移动距离的平均值反映网络整体能耗的大小,标准差反映了节点能耗的差异,为了减小节点移动距离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在节点位置更新中增加一个与该节点上一时刻受力大小相关的权值,最后实现最大化覆盖,最小化能耗。第4章是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WVFA算法在提高网络覆盖率以及降低网络能耗方面的性能均优于VFA、CBS、HLVFA算法,它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实现了WSN的优化部署。
其他文献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可靠的性能。然而,由于无线通信环境频谱资源有限和无线信道衰落特性,常导致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低,误码率高。因此,提供更高的数据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之一。网络安全威胁已不再只是传统的木马和病毒等恶意软件,僵尸网络渐渐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由于僵尸程序的传
能获得传感器节点的准确坐标位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由,因此节点定位算法是定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测距技术的限制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锚节点与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各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迅速,增值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未来的主要利润增长点。随着广电网络大规模双向改造,以前只能单向传输广播、电视的广电网络正朝着可双
随着全球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及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实现更低的延迟、更高的用户数据率、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广的覆盖和更低的成本,3GPP开始了对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研究和
纠错码(也称信道编码)作为数字通信系统中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在信息序列中加入校验信息,使得接收端在接收到的信息出错的情况下仍能正确译出相应的码字,纠错码
目前实现距离测量、空间描述和搜索的传统方式在新的应用场合中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地震后倾斜危险的建筑物内部、矿坑、地下洞穴等无光照、无GPS信号的环境中,无法使用激光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的自组织系统。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既是通信终端,又具有路由器的功能,并且可以自由移动,可以通过无
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使数字媒体的制作、获取和传播变得便利的同时,也对数字化产品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数字世界”中进行盗版、伪造和窜改已变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几兆比特每秒的比特速率已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3GPP开始了通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