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上升,中纬度大部分地区和湿润热带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很有可能强度增强、频数增多。新疆气候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也发生了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处于中高纬度大陆干旱区的阿勒泰地区,地形复杂,大气动力效应特殊;地理上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复杂,因此该地区降水机理特殊。通过对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夏季气候变化规律,也可以认识中高纬度大陆干旱区特殊地形下区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机理。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0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74项环流特征量,采用EOF分析、变差分析、线性趋势、Mann-Kendall(MK)、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变换、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特点进行研究,还对影响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偏多年与偏少年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阿勒泰地区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年代际变化:阿勒泰地区大部分站夏季降水由于对全球变暖响应不明显,年际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偏少,80年代中期之后偏多,并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多,进入2000后降水量开始减少。大部分站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持续性较好,在过去几十年没有明显的增减,不存在显著突变年,只有富蕴、阿勒泰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出现了突变。该地区夏季降水量主要存在准5a的年际周期振荡及准15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2.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存在南北空间差异: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为9.0~13.1mm/d,阈值存在明显的南北空间分布差异,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地形及海拔高度对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均有影响,地形对其影响为:山麓丘陵区的阈值最大,其次是萨吾尔山区,而河谷平原区的阈值最小;同时,海拔高度与阈值也关系密切,两者基本呈指数关系,即阈值随海拔高度增大。3.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频数(强度)变化存在年代际振荡:处于中高纬度的干旱区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对全球变暖响应较弱,大部分站夏季极端降水频数(强度)年际变化趋势不显著,部分站呈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局地响应,也有可能是全球变暖对该山麓丘陵气候区响应略好导致的。该地区大部分站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年际变化不显著,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振荡,频数及强度的年代际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均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频数(强度)偏少(弱),80年代中期以后频数(强度)增多(增强),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最多(最强),但进入2000年后频数(强度)开始减少(减弱),与夏季降水量的趋势一致。由于大部分站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年际变化的持续性较好,大部分站均没有出现显著性突变,只有阿勒泰、富蕴站频数及富蕴站强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初出现了明显的突变。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频数及强度还存在一致性较好的年际周期,年代际周期略有差异。4.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形成,主要是由于中高纬度环流的影响: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与500hPa高纬度冷空气活动的强弱、西西伯利亚低槽的强度、位置及副热带系统的位置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200hPa极锋急流、副热带急流的位置及30-42。N的西风急流是否连续、赤道东风急流是否加强及东风零线的位置有明显关系。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脊线、北非副高脊线、西藏高原A指数等大气环流特征量是影响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