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早期,悲观主义和幻灭感弥漫着战后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信心,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让人们深深体会到人类在这个变化莫测的宇宙中的渺小无助。上帝已不复存在,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保障,没有意义。反映这种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文学作品大批涌现。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就是战后“迷惘的一代”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位。她产出了大量以“现代社会的灰色人生”为主题的短篇小说,灰色是她笔下世界的主色调。 本文将围绕曼斯菲尔德作品“现代社会的灰色人生”这一大主题,分析这一主题在她六类题材的作品中如何得以体现,并探讨揭示主题的写作技巧。 本文分成六个部分。前三部分研究曼斯菲尔德分别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题材的作品。这三类人群在曼斯菲尔德的笔下皆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女性被刻画成男性的附属品,挣扎在无知与觉醒的边缘;儿童惨遭剥削和虐待,失去自由与童稚;老人孤苦无依,沦为生活的抛弃者。后三部分分别论述曼斯菲尔德以死亡、阶级差别和现代人精神荒原为主题的作品:死亡所带来的影响毒害人的心灵,让人失去人性,道德沦丧;社会等级森严,贫富极度不均,特权阶层势利冷酷;现代人前途渺茫,生活没有目标,其最终归宿为没有信仰,没有意义的一片精神荒原。 曼斯菲尔德揭示主题的艺术技巧包括对比、象征、类比、内心独白、无情节叙事形式等等。本文将把技巧分析贯穿于主题发展的探讨之中。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如同一本灰色相册,将现代世界中的丑恶与阴暗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