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传统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使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天然气作为储量丰富、绿色友好的清洁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但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传统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使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天然气作为储量丰富、绿色友好的清洁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但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作为杂质会严重影响甲烷燃烧的热值,同时还会带来管道腐蚀等诸多弊端。近年来,作为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特性,在诸多领域尤其是气体分离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通过大规模计算筛选与材料设计,对MOFs和COFs用于能源气体的吸附分离及膜分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高通量的计算筛选方法评估了 5,109种MOF材料(CoRE MOFs)的CH4/N2分离性能。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发现具有一维孔道且PLD在3.8~4.7 A、LCD在4.2~5.4 A范围内的MOFs表现出高CH4/N2分离性能。利用建立的选择性与吸附度参数之间的关联式,得到结构和能量两方面材料设计策略。最终,在303,991种虚拟MOFs中筛选出5种分离选择性均超过实验报道最高值的候选材料,确定了多重范德华作用在CH4/N2分离上的重要影响。为提高分离性能的MOFs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实验报道合成的最新COFs进行整理收集,将CoRE COF材料数据库中的COFs数目更新至309种,并验证了分子模拟在COF纯膜及COF复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性能计算上的可靠性。进一步,以CoRE COFs作为掺杂物,与3种聚合物进行复合,评估了 COF@Ploymer复合基质膜对CH4/N2混合物的分离性能。模拟结果表明,LCD在4~5 A范围内、PLD/LCD 比值约等于0.9、孔道为管柱状的二维材料更有利于分离,据此成功设计了性能表现优异的材料DCOF-1。这为COF膜在气体高效分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3)在CoRE COF材料数据库中挑选出合适的298种COFs,研究了 COF膜在分离CO2/CH4上的构效关系,将12种具有优异性能特征的COFs归纳分类为:Ⅰ型(具有极小孔径);Ⅱ型(交错堆积模式的二维COFs和具有互穿结构的三维COFs);Ⅲ型(有利于CO2相互作用结构)。依据Ⅲ型COFs的特点,用10种官能团对高性能的11种COFs进行了改性设计,确定了-F和-Cl官能团对膜分离性能的强化作用;同时发现,以这些性能良好的设计COFs作为掺杂物的复合基质膜对CO2/CH4混合物具有优异的分离选择性,这为新型COF膜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CO_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简单分子,地球上的生命几乎都与CO_2分子息息相关。然而,目前人为产生的CO_2每年高达5.5 Gt,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正常的碳循环能力,因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合成化学的角度看,CO_2是一种储量丰富、无毒无害、廉价可再生的优质碳源,以CO_2为合成子制备有机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合成路线,然而CO_2分子结构的高度对称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不仅为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解决了秸秆随意烧毁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炭是废弃生物质在低氧或者无氧条件下热解而成的含碳产物,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前景十分良好,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为了在东北雨养地区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覆盖,覆盖
动态网络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并且相应的研究结果被广泛运用到信息处理、通信安全、智能控制等领域。动态网络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则控制的目的也变得多样化。根据动态网络的一些特性,如网络传输信号微弱或中断现象无法避免,外部随机干扰现象和节点耦合关系等。通过构造有效的控制器来实现系统同步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具有非线性耦合强度和随机干扰等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动态网络系统有限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槲皮素及其苷类成分经不同途径给药后大鼠的体内暴露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获取全面的系统暴露定量信息,为选择合理利用黄酮醇类成分提供参考,为指导开发新型银杏叶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成分含量和临床用药剂量确定大鼠给药剂量,分别给予大鼠静脉注射(3μmol/kg)和灌胃给药(24μmol/kg)等摩尔剂量的槲皮素、芦丁和异槲皮苷,在采集的大鼠血浆中加入盐酸并加热处
目的:明确超高海拔(>4500m)地区藏民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随机选取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4507m)的世居藏民。入选标准:(1)年
丹参作为传统中草药,其活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方面均有显著活性。因此,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筛选丹参转录组数据获得一个在丹参根部特异性高表达的转录因子SmAP2/ERF82。在本研究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了SmAP2/ERF82在丹参根和根韧皮部表达量极高。蛋白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SmAP2/ERF82定位于细胞核。转录因
为探讨华东地区高水分牧草适宜的青贮技术,以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的聚乙烯袋真空青贮,研究了凋萎
研究目的:近年来腰痛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但有很多患者的腰痛症状无明显的病理学及影像学依据,在中医学中多可归于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等证型。《四总穴歌》中说“腰背委中求”,指的是对于腰背部疾病,可以使用委中穴进行治疗,且古今医家对于腰痛的治疗选穴中多包含了委中穴,但对于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的治疗,选择委中穴放血疗法是否均适用,又更加适用于哪种证型的腰痛,我国古代文献及
肝癌发生的诱因非常复杂,普遍认为与饮酒、病毒性的肝炎、毒物、遗传因素、寄生虫等有关,其共同特点在于都能引发持续性肝脏部位炎性损伤。这种持续性的炎症会让肝细胞受损死
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土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总量低且时间上分布不均,土壤以沙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差,严重影响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能力。为缓解辽西北风沙土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保证玉米稳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在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沙漠生态园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坑试验的方法,研究辽西北风沙土地区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和生理性状、干物质分配和转移,土壤硝态氮含量、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