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粘度油的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磨损动态耦合仿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摩擦技术是内燃机的变革性技术之一,降低内燃机摩擦损失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是直接减小润滑油粘度,但低粘度油的应用将导致磨损加剧等问题,因此开展应用低粘度油的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磨损动态耦合仿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低摩擦多缸内燃机主轴承局部总压和剪切率升高的工作特点,提出了综合考虑粘压效应和剪切稀化效应的润滑剂非线性粘度模型,实现了面向低粘度油应用的混合润滑条件下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瞬态润滑仿真;考虑主轴承的磨损演化过程,建立了主轴承润滑-磨损动态耦合的仿真模型,并提出了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的磨损轮廓迭代方法;随后分析了多缸内燃机主轴承润滑-磨损动态耦合机制,以及内燃机参数对其主轴承系润滑磨损影响的敏感性;最后总结归纳了面向低粘度油应用的多缸内燃机主轴承关键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重要结论如下:1、面向低粘度油应用的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仿真建模及应用。针对应用低粘度油后内燃机主轴承局部总压和剪切率升高的工作特点,提出了计及粘压和剪切稀化效应的粘度模型,改进了面向低粘度油应用的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仿真模型,分析了使用低粘度油后内燃机主轴承系的减摩效果,并应用于耐久试验工况下的六缸柴油机。结果表明: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平均增加了2.79%,最大增加了12.32%;最大油膜压力平均增大了4.7%,最大增大了25%;总摩擦损失平均增加了4.39%,最大减小了24.2%。使用低粘度油后,主轴承系液力摩擦损失降幅可达24%,但粗糙峰摩擦损失增加会抵消一部分减摩效果,且有一定概率会导致主轴承磨损恶化。2、计及润滑-磨损动态耦合的内燃机主轴承系磨损仿真方法研究。针对多缸内燃机复杂的主轴承系,建立了计及润滑-磨损动态耦合的主轴承系磨损仿真模型,提出了兼顾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磨损轮廓迭代方法,给出了合适的迭代步长,并对仿真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磨损迭代步长优化后,新模型在计算结果差异小于3%的前提下将计算时间缩短了80%以上。3、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磨损动态耦合机制研究。在本文提出的计及润滑-磨损动态耦合的主轴承系磨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动态磨损演变过程,揭示了主轴承的润滑-磨损动态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内燃机主轴承系磨损的前60 h处在快速磨损阶段,各主轴承磨损轮廓的峰值大小和位置主要受对应主轴颈歪斜方向影响;磨损初期主轴承轴向两端总压最大,总压极大值主要由粗糙接触压力贡献,润滑-磨损耦合作用使主轴承配副快速形成共形接触。4、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动态润滑-磨损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剖析了对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系润滑-磨损产生影响的非线性因素并设计了对应的分析方案,综合研究了多缸内燃机的工况因素、轴承结构因素、轴承表面因素、润滑油因素和磨损因素共5类9个因素对主轴承动态润滑-磨损特性的影响敏感性,结果表明:影响主轴承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转速工况、长径比、设计间隙比、润滑油粘度和轴承表面参数;影响摩擦损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磨损系数、转速、润滑油粘度、设计间隙比、织构纹理;影响主轴承最大磨损深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粗糙度、长径比、润滑油粘度、转速、磨损系数和设计间隙比。5、内燃机主轴承关键设计参数取值范围确定。综合主轴承承载能力、摩擦损失和磨损特性三方面性能表现,研究了内燃机润滑油粘度、主轴承结构因素、主轴承表面因素对主轴承承载能力、摩擦损失和磨损深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对应关键设计参数取值范围:选用润滑油的粘度100℃时高于9.632 m Pa·s;主轴承长径比的选取范围在0.31~0.33之间;主轴承间隙比的合适范围在0.02%~0.03%之间;主轴承表面粗糙度的选取需要小于1μm;加工纵向纹理时表面纹理比值在1~6之间。
其他文献
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的原料为氢同位素氘和氚,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是聚变堆包层的候选结构材料之一,但是氚在RAFM钢中的渗透率较高,减少氚渗透是聚变堆研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之一。在包层结构材料表面制备陶瓷防氚渗透涂层是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方案,既可保证钢基体材料的结构性能,同时能够大幅提高其阻氚性能。氧化物复合涂层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阻氚性能,因此,本论文对TiO2和α-Al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数阶偏微分方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如在量子力学、地球流体力学、生物数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数学技巧和方法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开发,进而促进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一些复杂物理现象的理解并进行有效的数学刻画与描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分数阶偏
量子关联虽然导致量子态的各种创新的应用,但是也对环境噪音的反应非常敏感。在常规的量子信息处理和各种量子技术中,量子态的制备需要隔绝外界的噪音。虽然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已经导致了单粒子或少粒子量子态的精确制备和控制,但是对于复杂的量子系统的制备和控制依然困难。在这种主流的研究思路之外,两种非常规的量子态制备和量子信息处理方式在最近的十年内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是耗散控制设计的观念,一是弱作用过程的研
航天精神作为航天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航天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助推航天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航天精神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凝聚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以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从航天精神的内涵及时代特征探讨其对航天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期刊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好发于老年人群及免疫力低下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的变化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发症、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带状疱疹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针灸对直肠和远端胃切除手术患者术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已有研究,但是在胰腺切除手术和其他胃切除手术中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探索针灸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前1日和术后持续针灸刺激。针灸穴位选择百会、内关、天枢、足三里,针灸组针穿透胶垫刺入穴位,对照组针只刺入胶垫,电流刺激为2~50Hz,2mA。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
有性生殖生物通过配子来传递遗传信息到子代。其配子的产生需要通过减数分裂从而在受精后维持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稳定。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卵母细胞在生长完成后长期停滞于减数分裂的前期(也称为G2期)。G2期停滞是卵母细胞的关键检验点之一。在激素的刺激下,卵母细胞重启减数分裂进程的过程被称为G2/M期转换。减数分裂G2/M期转换的调控对于卵子质量和受精至关重要。G2/M期转换是如何调控的是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科学问
生物质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是当前研究热点。生物质化学转化技术是微藻制备生物燃料常用技术,其中微藻溶剂液化制取生物油作为一种高效的液化技术而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微藻在乙醇-水溶剂下的液化反应机理认识不够深入,乙醇和水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微藻蛋白质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之间的交互反应还未得到深入探究。为此,以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反应
本论文以电磁感应光透明为背景,研究了驻波诱导的单光子和多光子带隙结构以及相位光栅,共分为四部分。一、基于电磁感应透明和光子禁带的全光路由在这部分我们研究了被一个行波场和一个完美驻波场共同耦合的四能级Tripod系统的光学响应。首先计算了两个耦合场失谐相等(△。=△g)情况下的布洛赫波矢以及反射率和透射率谱,发现若行波场拉比频率为零,即四能级系统退化为三能级Λ系统,这时由于驻波节点为零产生的残余吸收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常有多个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影响患者生存预后。SF3B1突变的MDS患者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ingsideroblasts,RS)比例增高,总体生存预后较好。WHO(2016)诊断标准建议SF3B1突变但不伴有原始细胞增多(<5%)的MDS患者仅需骨髓RS≥5%即可诊断为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