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洱海流域是云南人口密度较为密集的地区,随着流域内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大量的氮磷污染入湖,近年来洱海的富营养化现象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洱海流域污染负荷的70%左右来源于入湖河道,其中氮源污染是洱海面临的首要污染问题,因而掌握入湖河流氮源的来源及其季节性变化,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入湖污染,进而遏制洱海的富营养化。本文以洱海北部三条入湖河流之一的永安江为研究对象,在永安江沿程共设置9个采样点,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结果显示永安江水体氮污染是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总体水质评价劣于地表水Ⅴ类水,严重影响了洱海的水质状况,其时空变化明显,总体旱季污染程度比雨季要严重。对永安江沿程9个采样点进行为期7个月的氮氧同位素值监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对永安江所采水样同位素测试进行预处理,经EA-IRMS来测试δ15N-NO3-和δ18O-NO3-值。根据测得的δ15N-NO3-和δ18O-NO3-值,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和参考文献中的污染源典型特征值,对永安江河水的氮污染来源进行定源分析,得出目前永安江流域氮源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流域内牲畜粪便、含氮化学肥料、农村生活污水和土壤氮,并对这四种主要污染源也进行了氮氧同位素δ15N值和δ18O值测试。利用IsoSource混合模型将以上四种氮污染源的同位素值作为端元,计算河流中氮源的相对贡献比例,根据定量计算确定四种污染源对永安江河水氮素的贡献比例,结果发现:永安江河水中氮源来源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牲畜粪便在不同月份的贡献比例在32.3%49%,含氮化学肥料的贡献比例在29.8%41.2%,生活污水贡献比例占5%18.5%,土壤氮贡献比例在8.1%19.4%,该结果表明牲畜粪便的随意堆放、流失和农田化肥的流失量占永安江流域氮源污染来源的60%80%,对永安江水水质影响极大。为了更好地识别来自村落和农田面源的氮污染对于流域的影响,本文分别以农田尾水及村落沟渠污水为来源对象分析,结果显示,农田面源污染约占永安江氮源污染60%70%,村落污染约占30%40%,所以主要污染来自于农田面源污染,也与近年来该区域的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