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内容处理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教材的使用受到现实教学情境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教材内容处理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及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现实教学情境中,对教材内容处理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就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对教师教材内容处理展开的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学科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变化,教材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处理是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教材,在衔接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内容处理的宏观研究;了解《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内容处理现状,包括教师教材内容的变动程度与选择、处理方式、处理依据以及影响因素。二是对《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内容处理的微观研究。即将信息技术课堂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把教材内容按照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进行分类,观察研究教师对这四类教材内容具体的处理方式。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相关数据的具体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和资料收集研究发现:(1)教师对教材基本满意,将教材看作是一种课程资源。(2)教师对课程日标认识存在分歧,教材内容处理主要依据学情。(3)教材内容处理方式主要是补充教学资源、增删和更换活动主题。(4)教材内容处理重视“信息加工”主题,忽视“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5)教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知识内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6)教材内容处理忽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直接沟通。针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1)教材编写者应考虑增强教材中实践主题活动内容的课堂可操作性。(2)细化课程目标,增强其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指导作用。(3)完善三维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4)教材内容“学材化”处理,增加学生与教材的直接沟通。
其他文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求以真律教、以善律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研究航天器在星载设备受多种几何约束情况下,大角度姿态机动时的姿态路径规划问题.采用罗德里格斯参数描述姿态,将姿态机动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点机器人的三维路径规划问题.基
泥炭沉积盆地具有不同于其它沉积盆地的地球化学特性。认识这种沉积盆地内一系列元素的分布规律,对于恢复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条件,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总量与日俱增。任何组织和个人,若想在综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教师专业成长对于社会、对于教育、对于教师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其中一项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反思,但是,教师在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
本文主要对日本律令制国家中作为社会结构重要构成部分的贱民身份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同时,对日本律令制国家贱民制的形成、完善、解体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全文共由
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加工的研究中,对第二语言的词汇一语义表征和加工的研究较多,而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第二语言的研究中,第二语言的加工机制的影响因素一直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剧,学习第二语言成为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任务。目前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对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关于以母语的方式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也有一
在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随着各国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作用的弱化,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义的“绿色贸易壁垒”己成为现行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