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僧人的社会交往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僧人的社会交往即僧人主动或被动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与来往。僧人与社会各阶层对待佛教的态度决定了佛教在中土的命运。二者之间的相互交往就构成了佛教传播的重要媒介。就整个魏晋南北朝而言,友好交往是当时时代的主旋律。僧人与道士的交往既有斗争又有融合。斗争不仅有“明争”,还有“暗斗”。僧人神异事迹就是“暗斗”的一个体现。不同于二者在公开场合互相辩论,僧人通过编纂神异事迹,来证明佛教相对于道教的优势。甚至反对道士“夷夏之辩”的声音也出现在了僧人的神异事迹中;融合表现在,除了互相借鉴对方的教义、理论外,出现了僧人主动弃佛入道与道士自愿皈依佛门的现象。在饮食上的融合表现为僧人学习道士辟谷服食。无论斗争、融合都在事实上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僧人与地方官的交往以友好交往为主。僧人主动与地方官交往,让地方官寓居寺中,为地方官治病;在地方官上任时又主动跟随以借助其力量发展佛教。地方官也主动与僧人交往,在物质方面扶持:为僧人修寺建屋、组织僧人译经、讲经;在政治上礼遇佛教界的高僧大德:迎接僧人、携僧至郡、挽留僧人,举荐僧人为官;在宗教文化上,请僧人为戒师,成为佛教的信徒。在二者交往过程中,地方官的权力是交往实现的关键。通过友好交往,实现了佛教在地方的传播。僧人的葬仪是展现其社会交往的特殊方面。僧人的主动交往主要表现为僧人在弥留之际,为帝王留下护法弘教的嘱托。而在僧人圆寂后,更多的是帝王、士人、百姓的主动交往。他们主动“参与”僧人的葬礼,各尽其能,表达哀思。帝王通过各种方式厚葬高僧,给予其至高无上的荣誉。士人为僧人立碑、建塔或制文、铭赞。百姓通过集资的方式安葬僧人、为之建塔。由于僧人与社会各阶层的相互交往,使得佛教在中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僧人的一些丧葬观念开始影响士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归饮对轻微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右归饮治疗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和右归饮治疗组大鼠按照改良的重
在现行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知名作家作品选文中,入选频率最高的当属老舍作品。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文学作品在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时,教材编者都会对这些原作进行或多或
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壮阳促孕散”进行传统致畸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所有孕鼠的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胎鼠体重、身长、尾长、颜色、形状、大小、数量以及胎
路面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强化路面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城市现有资源,构建完善的城市发展轨迹。基于此,本文以改善城市电动自行车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现代城市交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三个次级体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
基于数学家探讨问题的方式,先后分析了先物结构主义对结构即抽象实体的先物强调、模态结构主义回避数学本体之消除主张各自面临的问题,最后以数学实践为基础,给出范畴论结构
胡适作为近现代文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以其对白话文学观念的大力提倡与积极的创作实践,成为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的引领者。由胡适所主导的白话文运动,其效用不仅体现在文学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数小时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决策过程,考虑到评价指标众多关系复杂,该文运用降维效果显著、能有效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对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