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头CT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中输入不同参考动脉对灌注参数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收集49例行头CT平扫及头CT灌注成像的患者,包括8例正常者,14例脑肿瘤患者,2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区缺血患者,行常规头CT平扫后进行CT灌注成像,在图像后处理中,每例患者均进行三次图像后处理,三次后处理分别选择大脑前动脉(anteriorcerebralartery,ACA)、健侧(肿瘤和缺血患者)或左侧(正常组)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及患侧(肿瘤和缺血患者)或右侧(正常组)大脑中动脉作为输入动脉,三次均选择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分别在双侧皮质区绘制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记录三次生成的灌注图像各ROI的血流量值(cerebralbloodflow,CBF)、血容量值(cerebralbloodvolume,CBV)及平均通过时间值(meantransittime,MTT),所得三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正常者及脑肿瘤患者中,三次后处理所获得的各参数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单侧大脑中动脉缺血的患者中,三次后处理所获得CBF及MTT值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BV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进行头CT灌注成像的后处理,在正常者及脑肿瘤患者中可以选择脑内任意较大的动脉,而在单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中要尽量选择正常的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