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我院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转移的特点及影响预后及术后复发的因素,为临床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收集自2012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并且资料完全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肝癌肾上腺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肝癌肾上腺转移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并进行总结。结果:1、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上)为主(92.5%),且多见于男性患者(82.5%)。初诊肝癌肾上腺转移时常常就合并有其他远处转移(30.0%),包括肺、淋巴结、骨转移。右侧肾上腺转移(52.5%)多于左侧(32.5%),双侧转移最少见(15.0%)。肾上腺转移部位与原发肝肿瘤部位、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有关(P=0.016,P=0.027)。2、原发性肝癌确诊肾上腺转移后1年生存率为57.9%,2年生存率为34.1%,3年生存率为25.6%,5年生存率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个月(95%CI:10.97-17.03个月)。3、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治疗、有无合并肝内病灶、白细胞计数水平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是影响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是否进行治疗与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4、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术后复发与手术切除范围(肾上腺全部切除和肾上腺部分切除)、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有关(P=0.044,P=0.044)。结论:1、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上)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2、原发性肝癌肾上腺转移多出现在疾病终末期,常常合并有其他肝外非肾上腺转移的远处转移,预后较差。3、右侧肾上腺转移多于左侧,双侧转移最少见,转移部位与原发肝肿瘤部位、及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有关。4、是否进行治疗与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常规腹腔镜手术(CL)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CQ-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英文数据库,查找关于NOSES术与CL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疗效比较的相关临床研究(截至20
目的:探讨脑内核团MR平扫T1WI信号的发展变化与钆对比剂注射次数、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06月至2020年5月使用钆喷酸葡胺(Gd-DTPA)进行多次(≥3次)颅脑MR增强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首次及末次检查注射Gd-DTPA前齿状核、苍白球、额叶白质的平扫T1WI信号强度(所有病人首选统一右侧测量,若右侧齿状核、右侧苍白球、右侧额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术中活检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于2014年至2019年收治的47例临床诊断为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40岁(29~82岁),其中26例患者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KP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群分布及药敏性情况,为提高临床上对颅内感染病原学及药敏性方面的认识以及规范合理使用颅内感染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后诊断为颅内感染的患者的脑脊液细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对培养出的病原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三年间共有3124例开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临床表现多样,认知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但目前关于抗NMDAR脑炎结构影像学与认知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基于全脑体素的分析方法对抗NMDAR脑炎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进行探讨,了解其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及是否与认知功能相关;基于弥散张量的指标运用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恶性疾病,也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全部甲状腺癌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截止目前为止,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占比至少为80%。近几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关于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目前仅知部分相关的物理、化学因素,如性别、放射性辐射、碘摄入异常等。但从分子方面研究分析甲状腺
目的:对比前列腺癌患者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穿刺活检与术后Gleason评分的差异,剖析该差异出现的原因及预测引起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9年11月住院患者中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6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
背景及目的:目前,国内不少中心开展经胸超声(TTE)和经食管超声(TEE)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比两种引导方式经皮封堵房缺的应用结果,探讨更为微创、经济的方法。方法:回顾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130例单纯超声引导经皮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完全TTE引导房缺封堵患者列为TTE组(37例,局麻19例、全麻气管插管18例,4例
目的:探讨Holliday交叉识别蛋白(Holliday Junction Recognition Protein,HJURP)多态性与含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为肝癌的个体化治疗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42例接受含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运用高通量测序(High Th
目的:胃酸过多会引起的一些疾病,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一线药物,自上市以来就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推崇,特别是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尤为广泛,甚至达到滥用的程度。由于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潜在的危险因素逐渐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是否会增加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风险。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