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探讨的是东方传统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本质区别,以及在五四运动之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水墨人物画从艺术观念到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深受儒家道家释家学说的影响,和中国传统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东方艺术独特之特性与魅力。在清朝末期时由于国力赢弱,饱受西方列强欺凌,很多爱国之士为强大祖国,偏激的提倡全盘西化,无论在文学上音乐上绘画上都以西方为尊,全然否定了我国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财富。但身为炎黄子孙,不能做一个没有传承的无根之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我国绘画,所以对自己祖上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应该有所了解,否则在创作的意识领域会有一个空白,对于我国绘画的发展是很大的遗憾和硬伤。由于我国文化领域的意识特点决定,绘画讲究传达意境,造成并不把外在细节的表现放在首位。所以造成在人物造型的表现上,不能和西方惟妙惟肖的再现人物特征相比,有着很多失落与不足。与东方人将绘画视为传情达意和自娱的工具不同,西人将绘画视为科学,以作学术的精神在对待绘画的发展和研究,更注重现实的世界的体现。而且学习方式相比东方更加系统,西方画家很少是凭个人感悟,自学成才,大多数画家都是在童年投入当时名声显赫的画家门下学徒数年之久,从学习基本的透视,解剖开始,钻研前辈所传授的各种技巧,在真实再现客观世界方面,是我国绘画不能比拟的。五四运动之后,很多前辈画家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吸收了很多西画的技巧在中国画里面。在人物造型上、在绘画观念和意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但如何更好的中西融合,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我国绘画,是仍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绘画和文学与音乐一样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绘画的发展又事关我国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和我国国民审美趣味、文化品位息息相关。绘画已不仅像历史上人们认为的是一个自娱的问题,而是对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特征的缔造意义重大。本文由摘要、引言、第一章中国艺术之独特魅力、第二章西方艺术之特点、第三章主观的“自我”——艺术本体的回归、后记、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系统的分析了中国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存在的差异,从而以传统中国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近现代中国画发展的轨迹,并以此作为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实践、创作实践提供思考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