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生译员而言,在刚开始接触同声传译时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无法有效分配不同的精力,进而影响整体的口译表现。在经过现场同声传译项目后,这一障碍引发了笔者对于同传精力分配的思考。基于吉尔的同传精力分配模型,本报告分析了笔者在2019年联合国公益组织大会成都预备会议中担任口译员时的表现,其中选取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冉茂芹女士的演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马蔚华的讲话的现场同传,将这两个材料作为分析对象。此次口译实践包含了语外知识、数字、专名、列举等口译中比较常见的难点及易错点,都需要译员花费额外精力进行应对。因此笔者认为该口译实践适用于分析同声传译中的精力分配和失误序列。根据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和该框架下的举例论述,笔者将失误序列按照原因分为因四种不同精力不够而导致的失误序列类型,提供了一个以精力分配为基础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方法。在每个类别下,笔者通过分析实例总结出比较常见的出现失误序列的原因,并在材料中选取口译过程中的真实例句,附以原文和现场译文,结合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经分析发现,虽然因某个精力不足而导致的失误序列普遍存在,但是“协调”的精力(the Coordination Effort)对于学生译员而言是同声传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除了“问题诱因(problem triggers)”,译员的决策也会引起失误。通过本报告,笔者借此更好地了解了失误序列背后的原因及发生过程,同时对于练习及实践有了参考,可以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口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