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30年代的革命文学中,大量“男性化”女性的出现异常引人注目,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群。本文通过对革命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将革命文学中“男性化”女性形象置于纵横两个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将“男性化”女性置于历时语境中,对比她们与五四女性和大革命时期的“时代女性”之间的异同,从而分析“男性化”女性形象群的独特性以及她们的表现特征。第二部分,对革命文学中女性“男性化”的成因进行探究。首先,从新一代女性寻求自身解放的层面,探讨女作家选择“男性化”这一策略性叙述进行性别重塑的内在动力。其次,将女性“男性化”这一现象置于历史时代当中进行考察,从社会、阶级、革命等外部角度来分析“革命话语”对女性性别重塑的制约。第三部分,重点探讨革命文学中女性“男性化”呈现出来的性别解放悖论。一方面,通过“男性化”,革命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与男性一样成为了革命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女性自身的特殊性,她们以“男性”为标准的自我重塑又形成了新的性别盲点。对于女性“男性化”存在的性别盲点,丁玲等延续了左翼文学精神的女作家在延安前期对此有所反思,但这一反思十分有限。第四部分,从整个近现代女性解放的角度来考察革命文学中女性“男性化”现象,从而分析女性解放对民族/国家的依附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女性解放的革命化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