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是一种典型的生活于亚欧大陆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的有蹄类动物,隶属于偶蹄目(Antiodactyla)牛科(Bovidae)羚羊亚科(Antilopinae)瞪羚属(Gazella)。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前苏联(USSR)、USDI已分别在(1972年,1974年,1978年,1992年)、(1984年)、(1980)年将其列入红皮书。在1989年我国也于将鹅喉羚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种在我国境内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金山、昆仑山、青海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和宁夏荒漠区等地。鹅喉羚叶尔羌亚种(Gazellasubgutturosa yarkandensis)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特有亚种。近年来来,因为栖息地的亏损、过度狩猎及偷猎等等人类活动导致鹅喉羚种群的种群数目迅速锐减。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现有种群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研究运用非损伤取样技术在新疆叶尔羌亚种部分分布区(哈密、和静一共采集58份粪便样品,林业厅提供了且末地区的15份肌肉样品中。采用13个微卫星位点对该区域的鹅喉羚叶尔羌亚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经多次重复提取和PCR扩增后,筛选出可被稳定扩增且多态性高的10对引物。根据不同样本间的条带大小的差异,进行个体识别,发现58份粪便样本来源于49只不同的个体。10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的个体识别率(DP)的值为0.918,累积个体识别率(CDP)值为0.9992。总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5.7±1.3375(5~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72±0.6903(3.68~5.7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5±0.0296(0.5862~0.76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9±0.0583(0.661~0.819)。哈密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A=5.7±1.3375、Ne=4.82±0.8700、He=0.8043±0.0525、Ho=0.7846±0.0608、PIC=0.75±0.0576)略高于和静种群(A=5.3±0.9487、Ne=4.35±±0.7669、He=0.7700±0.0582、Ho=0.7639±0.0889、PIC=0.727±0.0574),明显高于且末种群(A=4.7±0.675、Ne=3.82±0.5564、He=0.711±0.0874、Ho=0.6615±0.0806、PIC=0.67±0.0869)。除和静种群在0arFCB304位点,和且末种群在BM1818位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其余的都基本遵守此平衡。哈密与和静种群的遗传距离较远,而和静与且末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近,相似度也符合。